西峰:从严从细把好”防控关” 群策群力打赢“人民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街道社区发挥着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关键作用,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为此,西峰区在当前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中,将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抓实、抓细防疫各项工作。城市街道社区、区直部门积极行动,同基层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一起,把好社区防控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仗”。
群防群控 “五个一”管控法全覆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南街街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83名党员主动请缨,组成了9支社区先锋队,辖区十多位民兵自愿请战,投身社区防控疫情第一线。
面对辖区人口众多、居住聚集、交通密集等因素,南街街道率先提出“五个一”管控法(留一个小门、设一道关卡:测一次体温、做一次登记、做一次消毒)实行精准管控。同时,利用南街街道建设的“数字南街”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街办划分为1个大网格,9个中网格,72个小网格,将街道社区330名干部职工“下沉”到辖区313个小区楼院。通过“以房管人”靠实房东主体责任,对辖区摸排出的1300多户空置户,粘贴温馨提示“留言条”;同时实行社区网格员“五五一对接”工作法、小区党员志愿者“五带头”服务模式。
九龙南路社区是南街街道一个大社区,现有住户3425户,人口9100人,社区党总支下辖5个党支部,有居民党员140人。辖区共有居民小区和楼院31个,其中规范化管理的商住小区6个、有门卫小区8个、“三无小区”(无门卫、无物业、无业委会)17个。25岁的王程灏家住华宇名城东区,是社区的年龄最小的入党积极分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始以来,王程灏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和王程灏一样的许多华宇名城小区居民党员主动请缨,协助物业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返及消毒等工作。
管好“城中村” 守护好每一个市民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防”。开发区西街办地处老城区,所辖联合村等6个村为典型的“城中村”,常住人口2210户,9058人,流动人口11220户23401人,流动人口摸排和管控难度较大。
针对“城中村”城乡居民混居、流动人口多、居住分散等特点,西街办把6个村17个村民小组的小区、市场、巷道、“三不管”楼院划分63个管控网格,组建19个防控小组,由34名科级干部牵头负责、179名机关干部、村组干部177名,农村党员298名,市场及小区管理人员240名,志愿者1172名,逐村、逐组、逐户、逐人“地毯式”排查摸底,坚持24小时轮流值守,现已将辖区11220户23401人流动人口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力求做到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宣讲科学防疫知识。西街办及村组防控工作人员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小喇叭宣讲、微信群推送、电话询问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健康理念。各监测点严格落实十大防控举措,主动做好群众政策解读和心理疏导工作,当好群众的“宣传员”和“服务员”。
贴心服务 精准管控好每个小区
北街街道在疫情防控中对每个小区楼院实施精准管控,建立并落实“138”(一张网格、三支队伍、八项举措)工作机制,全面保障居民群众健康。
一张“网格”明责任。街道社区按照 “街道—社区—小区楼院”管控模式,把街道社区、区直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志愿者细化分解至每一个“小网格”,管控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小区楼院。三支队伍强监管。386名干部职工、志愿者分别包抓各个小区楼院,组建了街道社区工作队(116名街道社区干部)、区直部门工作队(225名区直部门干部)、小区物业联管工作队(45名志愿者),保证了精准管控工作力量充足。八项措施促落实。严格落实设置警示告示、疫情防控宣传、进出人员体温检测、人员流动劝导、返乡人员摸排、重点人员监管、及时上报动态等八项措施,确保防疫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东湖社区是一个老小区,也是一个大社区。东湖社区以社区居民信息系统为依托,通过电话询问、入户摸排、平台核查等方式,对人员流动情况逐一核查登记;成立1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对小区居民楼道、广场、办公场所等公共场所每天消毒2次以上;督促物业落实疫期环境卫生“三个一”(一天一打扫、二天一整治、三天一清运)管理措施;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指派专人负责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缴费、交通出行等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