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西峰政务>详细内容

80后“最美奋斗者” 李华宁:“找到人生价值,也很快乐”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张煜晨 田媛 责任编辑:王小宁 发布时间:2019-12-30 09:26:30 浏览次数:

在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有一家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内30多名身着整齐统一服装的工人中,一位小伙子格外显眼,他用双手滚动着轮椅穿梭在各个车间,安排工作、指导技术,不大的眼睛清澈明亮,脸上充满着自信。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庆阳市西峰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的创办人、庆阳华宁涌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李华宁。

 

20岁花季少年遭遇突来变故

今年29岁的李华宁,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家庭,两个姑姑因为过去落后的医疗条件,发烧后落下了痴呆的后遗症,爷爷奶奶也相继瘫痪在床,年幼的他就在这样艰难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中专毕业后,他决心要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便毅然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出去打工挣钱。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命运,高空跌落,手术保住了性命,但高位截瘫,他从此与轮椅为伴。这样的遭遇,让这个大男孩一时间无法接受,可是即使再难,生活还是要继续。经过家人的陪伴与鼓励,他终于重拾信心。刚开始偶尔做点手工,出去卖沙画,摆地摊,也结识了很多像自己一样遭遇的弱势群体。

相互取暖平台就是我们的“家”

2017年,他和父亲商量共同成立了西峰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让这里成为了所有残障人士学习,工作,交流的平台,开设手工制作,电商培训,生产加工,让大家每天在一起,成为了互帮互助、相互取暖的一家人。

“我从小因为身体状况,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愿说话。来到这里三年多了,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手工制作、网络营销、快手直播,让我的生活也多了一份保障。这里就是一个家,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从前我的生活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就是灰色的,来到这个公司之后,感觉五颜六色,多彩的世界。”20岁的李强强说。

2018年,在西峰区残联、妇联、温泉镇政府和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李华宁和父母共同创办了庆阳市涌泉文化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同年被确定为全省扶持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是全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最多的爱心企业。先后帮助了30多个残疾青年走出了生活的阴影,有了稳定收入。

追逐梦想找到人生价值

今年10月,基地招引甘肃涌泉亿嘉工贸有限公司入驻,并与北京美好时光(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框架协议,引进并投产日化用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洗衣液、洗手液、洗洁精、玻璃水、防冻液等系列产品,目前,两条生产线已全部投入使用,生产日化产品12.8吨,销售额达到13.8万元,就业29名残障人士,每人每月保底工资达到1500元,为众多的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平台,实现了就业梦想。

据李华宁介绍,员工因为自身身体不太方便,每天做些最基本的操作,比如说拧瓶盖,擦灰尘,贴商标,虽然这些工作很简单,但是我们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生产规章制度去完成。

工厂两条生产线运营销售情况稳定,李华宁每天除了加工洗涤用品以外,还要负责订单的销售,抽空在网上做电商客服。他说:“现在搭建了这个平台,有更多的兄弟姐妹组建了这个家庭。上班、工作、学习特别开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很快乐。我希望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还有弱势群体,看到我们这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他们能来到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学习,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以残助残的事业做的更好。”

迎着朝阳努力奔跑,他们是一群最美的追梦人。李华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的事迹在温泉镇被熟知,11月30日上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章志兼来到李华宁创办的庆阳涌泉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鼓励他们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幸福生活,询问并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二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省委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将庆阳涌泉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确定为指导组的第一个联系点。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了解情况,更好地把服务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