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新时代文化的“供养人”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西峰区文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西峰区文物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位于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的南佐遗址,距离城区5公里,该遗址于1964年在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重点保护区面积约为2.08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32万平方米,环境控制区面积约为6.08万平方米。从1984年开始,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曾5次在该遗址内进行科研考古发掘,清理了多处住室、灶坑和大型灰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底,庆阳市文物爱好者徐磊第一次来到南佐遗址,就被这里的文化价值深深吸引,在被特聘为南佐遗址文物保护员后,他便留在了这里,义务从事南佐遗址的保护工作,这一做,就是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敦煌研究院,查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的新闻让徐磊振奋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甘肃说,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这句话让我十分振奋,也十分感动,下一步我想做的事就是把这些我发现的东西整理出来、陈展出来、解读出来,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把它们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曾经还有这样一份辉煌的文明在这里。”徐磊说。
近日来,由徐磊创建的“南佐遗址保护研究”微信群里,省内外几位考古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正在就一份由西峰区后官寨镇起草的《南佐遗址保护议案》进行讨论,希望进一步挖掘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考古价值。
据了解,近年来,后官寨镇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思路,大力挖掘南佐遗址内涵,除对遗址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完善,对暴露的文化层进行了保护以外,还建立了能够初步还原展示历史风貌的陈列馆,将南佐遗址和在北方史前文明曾经的辉煌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还原。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调研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后官寨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赵丽霞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在这里建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南佐文化推向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的史前文明,了解南佐遗址,当好新时代文化的“供养人”,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好,坚定文化自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