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侧记
今年以来,西峰区围绕“北畜”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持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进饲草料订单种植,着力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全区共种植玉米5.16万亩,其中青贮玉米订单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建成彭原义门至周寨、邵寺、顾咀、五郎铺万亩种植示范带1个,打造彭原镇、后官寨镇、董志镇等千亩示范乡镇3个,完成赵咀、庄头、赵沟畎等500亩以上青贮示范点19个。
合作社是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经过探索,西峰区创新推行“政府补一点、银行 贷一点、合作社筹一点”的思路,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防疫、消毒、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方面对全区12个养殖小区(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及时下拨草畜产业到户扶贫资金,有效改善了养殖条件,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积极组织中盛牧业、荟荣草业、现代草业、耀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订单生产和协议收购,通过落实新建扩建、维修改造、技术提升等措施,不断提升青贮场(窖)产能。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订单青贮、带棒收贮,由企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定价收购、统一收割。庆阳正欣元15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和中盛华美3万只湖羊繁育基地等相继建成投产,成功招引了甘肃荟荣草业、甘肃现代草业等龙头企业落户我区,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等方式,开展饲草专业化种植及收贮,全面提升全区饲草综合收储能力,在全区订单种植青贮玉米5000亩以上。
在落实玉米秸秆青贮任务中,西峰区持续加强田间管理,组建专业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技术,采取以会代训、举办讲座、现场授课、发放资料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农户、合作社的玉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眼下正是秋收的季节,也是玉米秸秆青贮的最佳时期。连日来,西峰区各乡镇抢抓时机,积极推进秸秆青贮工作,助农增收。
“这几年,家里一直种玉米,往年都是人工收玉米棒,很费事,今年机器收割青贮玉米,省事多了。”村民王会英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种植了8亩玉米,全部与甘肃荟荣草业公司签订了青贮合同,每亩能产四五吨,每吨售价300元,一亩地能收入1500元左右。
今年,西峰区按照“以养定种、集中连片种植、机械化收储、集约化经营”的工作思路,积极宣传发动、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支撑,着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
让产品升值实现效益最大化,按照“育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思路,在彭原镇先后招引建成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福润30万吨饲料加工、沃得利集团5万头种猪繁育、鄢旗坳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现代畜牧业循环示范项目,着力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带动农民增收示范引领作用。
与正大集团达成“三定”(定育肥猪标准、定仔猪和饲料价格、定保底回收价格)合作模式,按照“有条件的村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在全区建设100个“331+”生猪合作社,由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收购,负责仔猪供应、饲料保障,合作社负责生猪育肥,出栏后企业保底收购,把市场风险降至最低,切实保障群众收益。目前,庆阳正欣元15万头生猪现代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彭原镇草滩村种猪场存栏良种猪6800头;中盛国家级核心种羊场存栏良种湖羊2.3万只,今年繁活良种湖羊羔羊9000只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