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镇:深入推进“三大”革命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村达户、农家庭院花草竞相争艳,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别样景致,这是西峰区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的一个缩影。随着乡村振兴、风貌革命的实施,如今西峰区许多村庄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了“脏乱差”现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大革命”让冯堡村换新颜
今年来,董志镇冯堡村以打造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建设知青大院、象棋文化长廊、仿古水窖、营帐,传承历史文化,延续乡村记忆,围绕“村庄清洁、风貌秀美”的思路,以“三大革命”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农村风貌提升等整治行动,乡村换发出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大革命”让昔日冯堡村的旧貌换新颜。“垃圾革命”把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做为提升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出谋划策,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出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将可回收垃圾交到废品站,有机垃圾及时填埋,有害垃圾得到了妥善处理。垃圾分类设施的建成减少了村里80%的外运垃圾。目前新建移动分类式垃圾收集站3个、投放分类式垃圾筒140个,配备垃圾保洁车2辆、大型清运车1辆;村干部和党员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统筹指导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瑞信村镇银行、采油二厂等企业无偿投放垃圾箱28个,并自发粉刷围墙、彩绘油井、清扫卫生。“厕所革命”采取以点及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方式,已完成改厕190户。“风貌革命”,将全村规划为居民安置、产业发展等5个区块,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象棋文化等长廊5处、微景观36个、示范路3条;投资10多万元修缮水文化主题游园,恢复文革时期的知青大院,搜集整理各类生产生活用具32件、知青实验器材6件;投资50万元新建胜利组党员活动室;打造美丽庭院18个,庭院硬化560平方米,墙体彩绘22面,建成柴房23个、花坛56个,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观。
今年87岁的村民脱扶国高兴地说:“一到中午,我就坐在大门前用废旧物作成的简易沙发上乘凉,遇到过路的人再唠唠嗑,看着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村里每家每户以微景观、微菜园、微墙绘为主要内容,大胆尝试,利用旧水缸、破轮胎、碎砖瓦,在门前栽培花草植物,变废为宝,装扮庭院,打造家家中绿、户户放美的和谐景象。通过一个个微景观的改造,不仅把闲置地块利用起来,还推动房前屋后的卫生整治,扮靓了村庄环境。
“绿地公园”让村美民富
城南运动绿地公园自2018年9月底面向市民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市民消夏纳凉、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新去处。但公园内马庄和新庄两个自然组还存在住宅面貌差、布局杂乱、三堆突出等问题。董志镇采取“拆、改、建、管、美”相结合的形式,照“整齐划一、 简洁美观、得体大方、风格统一”的原则,依托海绵绿地建设项目,改造农宅75户,完成改厕56户。坚持风貌提升与“两违”监管相结合,重点对公园内的“三堆”“十乱”进行了彻底清理。将维护园内整洁,落实门前三包以及垃圾源头分类、定点投放等方面写进了村规民约。发动群众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和杂物,增强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风貌提升工作的持续推进,农民的观念变了,农宅换上了新装、公园有了新特色,如今的马庄村和新庄村,依托千亩绿地公园形成的天然氧吧,村民们享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健康的生态体验。
同时,鼓励绿地公园周边的群众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经营,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增收渠道,目前已建成农家乐3个,网球俱乐部1个,个体超市15家,当地群众可以优先吸纳就业,参与到园区保洁、治安管理等工作中,实现群众的就近转移和稳定就业,使群众由靠吃地租向搞经营转变、由政府投资美化环境向自主改善环境转变、由单家独户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董志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镇的重要抓手,以“村庄清洁,风貌秀美”为目标,以开展“三大革命”为突破口,开边沟、整树畦、清杂草、种花带,改厕所、破三堆,村民齐动员,整改后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的颜值提升了,村民依靠绿色生态园区开展经营第三产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