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强劲
近年来,西峰区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设施瓜果蔬菜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特色养殖开启增收新模式,乡村休闲旅游增强吸引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以特富农”,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养殖开启增收新模式
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科技引领等措施,发展设施农业,扩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养殖业由传统养殖向特色养殖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显胜乡夏刘村残疾人就业基地——刘积福的养羊基地。
刘积福的儿子刘小峰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造成一级残疾,瘫痪在床。区残联投资一万元为刘积福建设了一座90平方米的标准羊舍,补助5300元投放种羊11只,鼓励刘积福在家发展养殖业。“羊舍建成后,去年出栏18只羊崽,平均每只价格达到了1000元左右,收入14000余元。”刘积福算了一笔账,他采取“保本产息”的方式,精心养殖种羊,每年固定产羊崽近20只,靠繁殖获得收入,每年固定增收两万元左右。
“等到9月份,母羊就会下羊崽,我又有得忙活了。”刘积福眉宇间露着笑容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我发展起了养殖业。他寻思着继续扩大规模,让儿子的生活有更多的保障。
近年来,西峰区把养殖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进行培育,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招商引资等措施,加快推进良种繁育、圈舍标准化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为全区100户养殖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有效调动了农民发展肉羊产业的积极性,使全区肉羊产业呈现出龙头引领、以养促种、产业扶贫等多种模式发展的格局。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中盛华美万只肉羊繁育场、正大6000头种猪场、肖金正大生猪育肥三场、牧隆、后官寨德馨园肉牛等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0个,建成千只以上养羊小区9处,百只以上养羊大户达到980户,全区肉羊、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只、3.6万头。
休闲采摘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西峰区继续扩大设施瓜菜等特色产业面积,引导农民种植从追求产量向提升品质转变。逐渐形成了肖金设施基地、什社武川、肖金纸坊、彭原下庄和鄢旗坳等设施蔬菜基地9个,显胜上刘西瓜、肖金杨咀大蒜、彭原五郎铺加工型辣椒等瓜菜示范点,王岭村花卉、脱坳村油桃、武川甜瓜、王庄村奶油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实现设施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瓜果、花卉、菌类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土地产值,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肖金镇作为全区“南菜”产业的核心区,为促进肖金设施蔬菜基地转型升级、提质升档,西峰区积极招引甘肃今日阳光农旅文投有限公司落户,对肖金蔬菜基地进行提质改造,整体打造“肖金幸福小镇”。
在肖金设施蔬菜大棚里,西瓜、甜瓜、桃子、樱桃等相继上市,村民一改以前单一向市场销售的方式,多途径、多渠道进行销售。其中采摘就成为销售的一大亮点。
“今天是周末,我带着老婆孩子来大棚里采摘樱桃和甜瓜,亲自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市民张先生说,大棚里的樱桃和甜瓜很新鲜、很好吃,而且也吃得放心。”
据瓜果大棚负责人介绍,今年樱桃5月份陆续上市,他们借助网络、微信平台等,实行“互联网+销售”模式,将樱桃销往全国各地外,与此同时,还把园区作为休闲采摘体验区对外开放,供游客上门采摘。截至目前,基地共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每天都有人来采摘。
与此同时,显胜乡铁楼村,后官寨镇李庄村、中心村,什社乡新庄村等地的樱桃,什社乡文安村、显胜乡蒲河村的甜瓜,肖金镇脱坳村的西瓜,王庄村的油桃等也吸引众多游客休闲采摘。
“我们合作社今年共种植3个甜瓜品种20亩,从5月初开始陆续上市,目前每斤售价10元,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多人,其中羊角蜜系列甜瓜最受欢迎,经常供不应求。”庆阳老石桥合作社负责人豆传程说,今年甜瓜亩产量预计在4000斤,亩产值3万多元。
目前,西峰乡村瓜果采摘园、休闲农庄等遍地开花,全区种植各类瓜菜17.11万亩,较上年增长0.05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31万吨,预计总产值3.65亿元。显胜大樱桃、三川地区甜瓜、贺咀红娘子杏、张庄村葡萄、米王村草莓等瓜果基地,都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采摘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乡村休闲旅游增强吸引力
徜徉鲜花长廊,赏景拍照;置身青山绿水,举竿垂钓;走进水果基地,亲手采摘;漫步小镇古街,听流水潺潺,如今在西峰区,人们到城郊去赏乡村美景、品农家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西峰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点)开发、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景的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建成小崆峒、北石窟寺、蒲河川等旅游景区(点)40多处,旅行社、分公司和服务网点47家,旅游产品开发公司10家,农家乐50家,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260多万人次,着力做强“产业上水平”大文章的“西游”篇章。
蒲河川区是全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近几年,西峰区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建成了陇东冰雪健身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勇者行动”训练营、月亮湾香草园、乡愁记忆馆、百年柿子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景点,并打造蒲河十里画廊,带动沿线毛寺、蒲河等村庄连片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西峰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每年春季,也是蒲河川一年中景色最美、人气最旺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次第绽放,片片花海扮靓了村庄,也让游人陶醉其中。今年积极举办了油菜花节,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累计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创收41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80万元。
西峰区按照“东果、南菜、北蓄、西游”四大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全域游、全季游格局。依托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村落民宅、生态农业、名胜古迹等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一日游体验活动,邀请市内外兄弟县旅行社组织游客团队参加,促使美丽乡村建设上规模,构建连点成线的大旅游格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