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局: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西峰区2018年重点工作观摩系列报道之十一
今年以来,区城管执法局坚持“精”字当头,“干”字为先,紧紧围绕“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责任网格化、措施长效化”目标,创新治理思维,纵深推进城区市容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打造了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品牌的西峰城管执法工作新格局,启动了以“街面序化、路面净化、立面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占道经营、广告标牌杂乱和卫生死角等问题。紧盯“治乱、疏堵、纠差”三大整治重点,依法取缔一切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行为,全面取缔了南苑路、广场路、朔州西路、永乐大道等区域的临时市场和占道摊点,截至目前,累计取缔城区流动摊贩3800余个,剩余80余个正在通过网上曝光、公安机关训诫、与原籍取得联系等方式进行“追清”,城区无证(照)游商占道经营“清零”基本实现。同时,拆除了古象东路、马莲河大道等路段的占道棚亭,对城区70条主次干道、142条背街巷道的各类结构建筑物立面进行“地毯式”清洗,拆除破损门头招牌,清理违章广告牌匾,消除视觉污染,亮化城市空间。

执法人员进店向商户宣传城市管理法律知识

执法人员填写市容环境大整治“一街一策”的方案落实情况
城市管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一座城市管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上,区城管执法局查缺补漏,从‘大处’着眼、于‘微处’着手、向‘实处’发力,既扎实做好每一件大事,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下足“绣花”功夫,采取入市、规范、提档升级等方式。因街施策,对城区100余条街道推行‘一街一策’,突出精和准,通过细节抓问题,细分排查各类问题难点后,和各部门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城工作局面。发挥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形成城市管理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出击、从各自行动到合力解决的良好局面,实现职能部门化零为整、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监督机制科学有力、工作效能大幅提升的城市管理目标,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九龙商场门前往日杂乱无章的流动摊点没了踪影,呈现在眼前的是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停车场。周边摊点全部进入天禾瓜果批发市场和桐树街圣鼎国际南门夜市市场经营,集中后的夜市摊点融合各种小吃,种类繁多、家家干净整洁,健康证、卫生证户户兼备。每户一个垃圾桶、两户一个灭火器整齐摆放,店内店外卫生干净整洁,严管重罚打造出了董志塬大道、城中央商业街等8条市容秩序“样板街”,因地制宜设置了10处临时便民市场,教育引导3万余人次入市经营。

执法人员向违规商户发放行政处罚告知书

执法人员整治道路两侧店外经营
在持续深化开展的渣土拉运“蓝天行动”中,以政府买单的形式出资9.7万元,完成了12家公司77辆渣土拉运车辆和113辆商砼车辆的视频管控和GPS定位,工程拉运车辆乱象实现全时段、无死角监管。以问题为导向,对承担负责的渣土拉运扬尘污染、露天烧烤油烟污染等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从强化源头管控、加大道路清扫清洗力度、做好暴露土地绿化覆盖、确保建筑装潢垃圾袋装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抓好城市扬尘管控。同时,联合住建、交警、运管等部门,组成大气污染联合整治组,自我加压昼夜巡查,定点蹲守联合执法,从严查处各类污染行为,铁腕治理大气污染,誓师立令保卫蓝天,截止9月底,累计查处环保类案件1803起,行政处罚91.863万元。
强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优化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区城管执法局率先在全省城管执法系统设立公职律师岗位,完善司法保障机制,成立城管环卫执法中队,开设微信公众号,开播电视专题片,发布中国城管之歌,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充分发挥城管巡回法庭、城管公安中队职能作用,多起异地强制执行案件成功办结,暴力抗法事件下降近9成,创下历史新低,文明执法蔚然成风,城管文化生机盎然。坚持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持续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突出对建筑工地、渣土拉运、户外广告、许可审批、违章处罚等重点领域的违纪行为监管力度,对不规范着装、不文明执法、作风漂浮、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重点问题,督查检查不留余地,追责问责不看情面,队伍形象持续好转,执法环境持续优化,执法水平持续提升,今年先后有陕西延安、酒泉肃州、陇南礼县、白银会宁、天水张家川、平凉庄浪及市内兄弟县等省内外71个考察团和工作组前来观摩指导,成为全省标杆,行业旗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