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西峰政务>详细内容

显胜乡: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 |
  •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娜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0-24 16:43:1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显胜乡紧盯“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田园风光,紧扣全区“五个组团”发展理念,坚持“旅游为核、生态为基、民生为本”的发展思路,以蒲河川区为核心,以毛寺村为龙头,以塬面村为延伸,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逐步实现了乡村旅游由“单季游”向“全季游”的转变。

以“三变”改革助推全域旅游

自“三变”改革启动以来,显胜乡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紧盯“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将“三变”改革与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培育深度融合,按照“支部引领、干部领办、群众参与、村社合一”的经营模式,鼓励群众和村上以土地、资金、资产、技术、劳务五种方式入股专业合作社,探索走出聚焦全域旅游这一核心,推行土地、资金、资源、技术和劳动力入股五种方式,走出了“三变”+乡村旅游、+优势产业、+休闲农业、+苗林培育、+特色养殖五种“三变”改革之路。

6366709346057976978306935.jpg

显胜乡毛寺村大坪组刺槐育苗基地

同时,在毛寺村探索走出了以黑老锅旅游开发公司为主导的全天候四季旅游模式,带动73户贫困户种植刺槐100多亩,种植向日葵100多亩,规划建设生态观光采摘园100多亩。在蒲河村探索走出了以月亮湾香草园为主体的“公司+合作社+农户”重点产业集中突破模式,对月亮湾香草园进行了提质升级,建设了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靶场等新景点。在显胜村探索走出了以玉玲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林下养殖+电商+林下种植+农家乐”模式,建成3000亩大樱桃基地。在岳岭村探索走出了以绿优苗木合作社为主体的“公司+合作社+基地+集体+农户”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建成了500多亩的高档景观苗木基地,不仅激活了沉睡资源,让群众获得了股金、劳务等多种收益,更激发了群众的集体发展意识。

目前,全乡入股群众1386户,产业基地建设运营良好,形成了三变支撑产业发展、支撑脱贫致富、支撑农村振兴的新局面。

整合各类资源,作响旅游品牌

依山而建的新房、古朴的古街、蜿蜒曲折的蒲河、绿树掩映下古戏台、成方成块的花海……在蒲河川区,一个个景点在山水间“百花齐放”,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观赏。

6367156794688480062570483.jpg

黑老锅旅游景点

过去的蒲河川,丰富的旅游资源被“养在深闺”,当地百姓守着美景过穷日子。为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显胜乡整合各类资金,通过招商引资、龙头引领,以“田园风光”为主题,建设蒲河瀑布、“同心桥”、“百年柿子园”等十多个景点,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招引企业打造集观光旅游、花卉观赏、休闲体验和香料种植加工为一体的月亮湾香草园;毛寺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建设陇东冰雪健身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和“勇者行动”训练营等,打造乡愁记忆馆、毛寺古街、黑老锅冰窟、“连心桥”等景点,成立黑老锅旅游开发公司,动员群众开办农家乐、醋坊、油坊和蜂业合作社,吸纳73户贫困户以财政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公司,连片栽植刺槐100多亩,开发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园。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显著

今年,显胜乡结合全区“西游”发展规划,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入实施“五大工程”, 以服务全域旅游为核心,全力实施黑老锅冰窟景区基础设施配套、蒲河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国省投项1250万元,大力实施黑老锅步行栈道、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及周边环境美化等工程,建成二层框架结构的景观型游客服务中心1座、仿木栈道1.5公里,铺设主题工艺路面400米,为黑老锅冰窟景区的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

同时,借助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月亮湾香草园对面蒲河瀑布所在的龟背山进行提质改造,栽植碧桃、红枫、火炬等景观苗木1000多株,建设象征爱情的天鹅景观雕塑1座,安装仿木休闲座椅7座、太阳能路灯12盏,完成硬化310平方米,打造蒲河观景台1处,使整个蒲河川区“处处有景点、点点有特色”。

6366709352274587894837500.jpg

黑老锅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现场

与此同时,全力实施显毛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打通蒲河川区至西峰、镇原、平凉等路网的最后一公里,使蒲河川区成为西峰、镇原、平凉的旅游“金三角”。争取中央预算内社会服务兜底项目,着力实施显胜敬老院建设项目,为打造康养显胜探索经验,并配合区水务局积极实施毛寺至纸坊河堤护岸工作。

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

今年以来,显胜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义,坚持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围绕“打造美丽乡村、优化人居环境”的目标,创新了“5463”治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打造了“干净整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魅力显胜。

d0bf9c842bb51d151f9118.JPG

显胜乡新建居民点

6364774550937810268451468.JPG

显胜乡景观花带

在实际工作中,显胜乡构建网格化的全域无垃圾治理模式。在街区和主干道,继续坚持市场化运作,实行“绩效+连带责任”考核机制,做到每天清扫两次和全天候保洁;在各村,以联村领导、村组干部为责任人,认真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以及门前“三包两定”和专项治理约谈工作机制;确保每段河、每条路、每一块区域有人管,干部人人有事干;在严格落实“三比三评三曝光”和“周督查、月评比、季考核”奖惩机制的同时,强化动态巡查不放松,建立了环境卫生每日巡查机制,通过在电子屏曝光、微信群“晾晒”,倒逼各村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印发《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年画》3000多份,在全乡广泛开展“德润显胜,最美家园”先进人物创评活动,表彰奖励美丽庭院户、卫生文明户等先进典型;坚持从孩子抓起,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家园更美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进校园活动,同时将爱护卫生和破坏卫生的行为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显胜乡按照“白墙黛瓦”徽派风格实施了肖显公路风貌改造项目,改造沿线农宅103户,建设花园菜畦1300多米,带动岳岭村实施村道风貌改造3.7公里,带动冉李村和唐苟村种植“花带”8.3公里。沿环川公路栽植樱花5000多棵,布设竹篱笆式60多户,建成蒲河景观大道1.5公里、星级旅游公厕2处,推动黑老锅景区升级晋档。实施污水应急处理工程,彻底解决辖区的污水排放问题。

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添动力

显胜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各类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在塬边大力发展杂果栽植,打造环川经济林产业带,累计栽植苹果树、樱桃树、桃树、核桃树等经济林果6900余亩,栽植美早、红丰、拉宾斯等10多个名优品种18万株,成立规模化农民种植合作社23家,搭建高架大棚和钢架大棚396座,种植西瓜香瓜等特色水果及露天瓜菜340亩。

6364757319918185574690882 (1).JPG

显胜村3000亩大樱桃基地

6365592441957554395529357.jpg

瓜农在移植瓜苗

在塬边杂果产业逐年壮大的同时,显胜乡凭借群众丰富的种植瓜菜经验,大力发展川区瓜菜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定位”的生产经营模式,综合运用线下、线上、田间采摘等方式拓展市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