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西峰政务>详细内容

西峰区认真落实“四类分类”办法 全面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

  • |
  • |
来源:陇东报 作者:肖鉴真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0-07 09:43:07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西峰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有劳动力且有一定技术、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无劳动能力预备兜底的贫困户“四类分类”办法,全面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转型。

西峰区将“四类分类”办法延伸到所有贫困户,整合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07.56万元,精准落实“一户一策”计划。对1388户有劳动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按照户均补助不少于3000元的标准,在果树栽植、籽种投放、圈舍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目前,758户贫困户购买肉羊1460只、生猪230头,630户贫困户栽植果树1730亩。对1664户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按照人均不少于2000元的标准补贴培训费用,开展技能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引导贫困户向技能型务工转变。今年累计培训“两后生”227名、电商从业人员100多名,输转劳动力225人次。对1618户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一方面,引导贫困户以劳力、土地、技术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实现配股分红带动致富;另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贫困户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发展致富产业。对567户无劳动能力预备兜底的贫困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落实兜底政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纳入一、二类低保,同时,优先安排村级保洁员、公益林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增收;动员贫困户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到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现互助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