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治“散乱差” 力克环境顽疾
“占道经营没有了,马路、人行道宽敞了,农贸市场规范了,小区、社区的环境改善了,走在洁净的街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随便走到哪里都是一种享受。”“家门口散发油烟味的烧烤摊不见了,空气清新了好多。”“楼道内的小广告不见了,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如今,行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市容市貌的显著变化,随时听到市民点赞环境宜居。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环境卫生整治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按照公路沿线视野范围之内无垃圾、村庄周围无“十乱”、庄前屋后无“三堆”、河道无堆积飘浮垃圾的“四无”标准,集中清理辖区内陈年垃圾,下茬整治环境卫生顽疾,着力解决城市“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保洁人员清扫街道

社区网格员对问题路段进行打扫

清理村组干道杂草

整树畦

种花草

清理路边杂草
在区乡公路、村组道路沿线,采取“铲杂草、清垃圾、开边沟、整树畦,深松绿化带、涂白行道树”措施,推行市场化保洁运作,以样板示范路为带动,改善各级公路沿线风貌;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河长制,加大污染防治监管,清除河道垃圾,封堵雨污混流排放口,在沟口增设护栏、绿植、宣传牌等设施,杜绝群众乱泼乱倒现象;在城区,充分发挥36个网格化管理职能,采取部门联动,督促机关、学校、企业、商业门店落实门前“三包六禁”责任制,全面清除陈年垃圾;在农村,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种花草、涂外墙”的思路,将治理重点向村庄周围、庄前屋后延伸,并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在农户门前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并进行围栏美化,全面治理“脏乱差”顽疾。
截至目前,全区共动用人力2000余人次,机械400余台,彻底整治垃圾坑点41处,清除各类垃圾1000余吨。同时,通过探索建立“村组垃圾收集点+乡镇垃圾暂存点+城区垃圾处理点”的设施配套模式,依托“一事一议”、中央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目前累计建成垃圾暂存点54处、收集点827处,垃圾转运站24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