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西峰政务>详细内容

西峰区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
  •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万婷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02-27 15:42:58 浏览次数:

在区委四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章志兼强调,做好“城市出形象  产业上水平”两篇大文章是2018年工作的主旋律,必须重点抓、重点保,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市出形象  核心靠管理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三届区委以来,我区把城市管理放在十大重点项目之首,一年一个主题连抓六年,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城市出形象的核心还是管理,所以城市管理已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任务,更是落实省市委要求的政治责任。具体抓到手上关键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城市管理谁来抓?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楼院小区各扫门前雪,商业门店、机关单位落实“三包六禁”责任制。二是城市管理抓什么?对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时有发生的“脏乱差”问题,要分类实施对症下药,城市形象的痛点在哪里,城市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无盲区、全覆盖、常态化。三是城市管理怎么抓?城市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好的环境是管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今年,我们要在坚守文明执法底线的同时,一个突出的手段就是要严管重罚,达到处理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抓不好怎么办?从今年起,职能部门、四门乡镇、6个街道年底要就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区委区政府的考核和市民评议,对于落实工作不力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产业上水平 发展是根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没有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无论是打好脱贫攻坚战,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基础中的基础。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我区产业上水平如何破题,一要深化“三变”改革认识,从落实“331+”产业发展模式入手。“331+”是中央“三变”改革部署的具体化、庆阳化。其中第1个“3”,就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第2个“3”,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让农民入股分红;“1”就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就是创新“+党建”“+金融”等形式,提高农业发展的保障能力。这一模式直指特色产业发展,找准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绘制了标准化施工图。二要着眼发挥带动效应,从培育龙头企业发力。近年来,我区先后招引了中盛、正大等一批“农”字号龙头项目,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了一个新水平。今年要把重心放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技术薄弱和辐射带动力不强的问题上,做到既让企业得利,又让群众受益。这样商家投资才有信心,产业发展才有动力。三要围绕四大产业布局,从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水平上突破。在规模化上,“东果”要抓提质扩面,“南菜”要抓改造升级,“北畜”要抓延链扩链,“西游”要抓全域拓展。在品牌化上,对苹果、白瓜子等农特产品进行品牌化包装,让西峰本地农产品走出去,在特色化上,强势打出西峰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着力构建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摘果、冬季滑雪的全域游、全季游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