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西峰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负面清单

  • |
  • |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04-19 10:08:49 浏览次数:

(一)行政审批中的突出问题(4条)

1.“门好进、话好听、事难办”,限时办结事项久办不结、“推、拖、绕”,职责范围内事项推诿扯皮、“中梗阻”,审批事项部门之间互设前置条件。

2.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的行政事项,推行一次性告知、告知承诺等办事服务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群众多次跑、来回跑的问题。

3.便民服务单位和政务服务窗口人员与相关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存在利益勾连,搞指定服务、强制服务,搭车收费、强行收费的问题。

4.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力,导致涉批中介服务差、收费乱、搞垄断,公职人员与中介机构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二)简政放权中的突出问题(4条)

1.部门行业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该下放的审批事项不下放,该取消的审批事项不取消,将事后备案改为多重审批性备案或者转移到中介机构变相审批以及自行设置前置条件的问题。

2.对能够下放且关联度高的审批事项下放不同步,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事项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多头跑的问题。

3.对应当由上级部门行使的责任大、风险高的职权,以“属地管理”为由,把任务和责任转嫁给基层,将办理程序琐碎、繁杂化,直接面对群众的事项推给基层办理,层层甩锅、层层诿责的问题。

4.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事项简单下放、一放了之,不同步下放资源,人财物仍然“高高在上”,对基层存在的困难不研究、不协调、不解决,导致基层干不了、干不好,“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三)日常监管中的突出问题(10条)

1.职能部门落实任务不积极不主动,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不落实、落不实,文件空转、政策悬空的问题。

2.主抓部门、牵头单位履行职责不尽心不尽力,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敷衍应付、推动不力的问题。

3.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处罚,办“关系案”“人情案”。

4.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违规占用企业财物、插手企业经济纠纷或干涉企业自主经营权。

5.滥用职权为不法分子充当“保护伞”等问题。

6.无法律依据或违反法律规定,部门自定政策,自设标准实施监管执法,妨碍公平竞争、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

7.权责边界不清晰,履行职责不认真,对同一事项都能管、都不管,存在执法空白、推责诿过的问题。

8.执行“双随机、一公开”不严格,出现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人情执法、弹性执法的问题。

9.钓鱼执法,不文明执法,或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问题。

10.以罚代管,只罚不管,一罚了之,或者滥用自由裁量权,借机谋取私利,搞权力寻租的问题。

(四)构建亲商爱商关系中的突出问题(7条)

1.相关政府部门对涉企优惠政策不落实,对企业人员避而远之、故意刁难,该服务的不服务,该协调的不协调,对企业问题诉求无动于衷、消极应付,随意违约、毁约,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影响政府诚信的问题。

2.监管执法简单粗暴“一刀切”,滥用强制措施,侵害企业合法权益。

3.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和安排的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4.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在企业搭股经商,强制或暗示企业购买指定产品或培训评审中介服务,与企业人员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

5.司法机关办理涉企案件周期过长,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问题。

6.相关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推动本部门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不积极、不主动,政务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加载不及时,造成部门壁垒和数据堵点,影响“一网通办”的问题。

7.供电、供气、供暖、供(排)水等公用企事业单位报装、查询、缴费以及新增、扩容改装等业务办理事项未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或者业务办理系统未与政务服务网对接的问题。


                                                                   中共西峰区纪委

                                                                    2022年4月19日


终审:赵暖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