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节·端午】 西峰:端午到 香包俏
端午节临近,我区大街小巷节日气息逐渐浓厚。琳琅满目、色彩艳丽的各式香包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购买。
6月19日,记者在位于陇东风情园的2023年西峰区“端午飘香·非遗匠心”香包展体验会上看到,一串串造型各异、五颜六色的香包被高高挂起,栩栩如生的生肖兔、憨态可掬的老虎、造型独特的荷包、小巧玲珑的手串,浓郁的端午气息,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精心挑选。
游客陆冰说:“太好了,太多了,看得眼花缭乱,大的很精致,小的很小巧,就不知道怎么选择了,准备再逛一圈,全部逛完了,好好再捋一捋,买一些带回家。”
游客王倩说:“还是很特别的,见到了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原来香包还有这样的样式,以前印象中的香包就是小朋友戴在胸前的,或挂在车上的小东西,这次过来一看,还有这么多民间的,绣工很好的、很大的香包,挂在家里可以装饰,还是刷新了我的认知,庆阳香包确实很有特色。”
董利红从事香包刺绣已有20年时间,这次香包展会,她早早地就备足货品,肚兜、鸳鸯锁的手工香包备受市民喜爱。
香包制作商董利红说:“我做的是订婚锁、手工鞋垫、枕头、儿枕,还有手工绣制的肚兜,这全部是纯手工做的,这些销售都特别快。”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董利红的香包制品也为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每天的销售量是两千元到三千元,最多的一天是四千多元,预计整个展会期间能收入三万元到四万元。”董利红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有来自西峰区30多家大中型香包生产公司和1000多家香包生产大户亮相活动现场。同时,香包展会期间还有秦韵陇声戏曲文艺展演以及各类美食。
西峰区博物馆副馆长姚亭楠说:“近年来,我市也涌现出了近百名国家级非遗大师,目前也成为我市妇女增收的一大主要的经济产业,也是我市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小小香包从大山走向了市场,已经进入了世界,端午节马上到了,欢迎大家来庆阳做客,来佩戴我们庆阳的香包,感受庆阳香包的文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