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绿化大会战夯生态文明之基 创绿色美丽西峰

  • |
  • |
来源:西峰区林草局 作者: 李涛 责任编辑:王小宁 发布时间:2021-05-07 16:55:06 浏览次数:

春末夏初之际,下乡途经西合(西峰区至合水县)公路,最抢眼的是公路两旁粗细均匀、间距匀称的行道树,望不到头的行道树像两行队列整齐身姿挺拔的卫兵,正迎着艳阳向过往车辆行礼,停下车,靠近观察,它们已经抽出苍翠欲滴的新叶。头戴草帽正在浇水的妇女主动介绍:“这是胸径6公分,高3.5米的香花槐树,今年西和公路绿化现在已经基本结束了,个别长势弱一点的树还需要多浇几次水…”正要离开,一位佩戴“技术指导”胸牌的青年迎面走来“你们好,这条路咱们西峰区共绿化18.5公里,新栽植树种主要有香花槐、塔柏、栾树、馒头柳等,共栽植1.5万余株。

0578bd16b8c548a3baa6b4f0d30484a8.jpg

据了解,今年像西合公路这样刷新绿化的还有巴家咀路口镇原段、董志北石窟路段、肖金环城路、肖显路口镇原段等好几条公路,这些公路两旁按规划栽植了香花槐、金叶复叶槭、垂柳、侧柏等大规格苗木两万余株,清理老化树木一千余株。至目前,全区的国省道均已绿化到位。

年初,西峰区及时拿出全区绿化方案,决定实施“一村万树”、“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乡村道路绿化”、“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城区周边区域绿化提升”和“市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绿化工程,继续推进国土绿化,增强林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夯实生态文明之基。

cee055cdf8114d08a5d4df9f5a9836ee.jpg

3月中旬,一场造林绿化的大会战在地处董志塬的西峰区拉开大幕。早晨八、九点,在董志镇“一村万树”的工地现场,镇长忙着电话调度绿化工队,并向区林草局的督查组汇报工作进展,村支书忙着协调分工,技术指导,工人们干劲儿十足,手脚麻利地施工,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全区的“一村万树”工程实施的如火如荼。在“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之一董志镇寺里田村,分布在全村道路交叉、人口居住密集地带的各具特色的小游园、小广场为全村新增了不少生态休闲的韵味,游园里叶绿花红的樱花树,可以歇脚的凉亭、让人身临其境的壁画,修剪有型的黄杨和红叶小孽,低矮古朴的灰色透视墙与正在其中玩耍的孩童共同勾勒出一幅幅令人身心愉悦的美景。今年西峰区出台《“一村万树”实施方案》,协同乡镇确定了15个“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全面开展“示范乡镇、示范线、示范村、示范户”四联创活动,力在构建提升生态型、林果产业发展型、休闲观光发展型、苗林结合培育型等各具特色的绿化模式,实现村容村貌园林化、庭院花果化、路渠林荫化,村边森林化,打造“一村一品、一路一景”的特色乡村。

f70bbfef04614446925dff1e76ccdcea.jpg

两千余亩“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项目”和一千亩“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项目”及4万余亩“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工程”已于4月底实施完成,区林草局现已启动工程验收程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

a3159d25d21143aabb21223c9f69d891.jpg

西峰区地处黄河支流泾河的上游地带董志塬,黄土层厚达200米,为世界之最,降雨量较少,黄土土质松软,几千年来,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造成了黄河中下游河南省境内地上悬河的奇观。然而,近几年,作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一份子,西峰区大力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培育苗林35万余亩,大幅提升了森林覆盖率,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区上下齐动员,及早谋划,迅速行动,深入落实,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化大会战,为全区的绿化现状开展了一次集中、全盘的查缺补漏,巩固和发展了绿化成果,实现了全区高级美颜,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做出了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