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西峰区:齐抓共管 守护“舌尖”安全

  • |
  •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娜 责任编辑:王小宁 发布时间:2020-10-13 11:40: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目标,结合区情实际,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强化食品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区域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坚持党政同责,食品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坚持将食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投入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模式,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监管网络,按照“四定”要求,聘任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将全区4844户相关单位全部纳入监管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站岗放哨"作用,有效推动了"四有两责"的落实。

强化前端管控,食品安全源头有效治理。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持续加强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监管,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全面加强餐厨垃圾(泔水)监管,督促餐饮经营单位与餐厨废弃物收运企业签订收运合同,集中收集处置,做到了应收尽收。

严格执法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全程覆盖。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和食品生产监管体系,按照“以供控购、以购溯源”监管模式,在全区推行食品流通环节“电子一票通”,有效防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在大中型商超及农贸市场建立14处快检室,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性抽检,定期公布抽样检验结果,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建立常态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实现监管数据汇聚共享和协同应用,形成全区联网、全面对接、依法监管、联合惩戒“一张网”。

突出重点难点,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坚持把小摊点、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纳入重点监管范畴,实名制登记备案管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广告、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大力整治“山寨”傍名牌等食品销售行为。深入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加强企业自律,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下架退市、问题食品召回、从业人员管理等制度,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监管原则,对大型美食广场推行“八个统一”监管模式,全面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电子追索平台管理制度,实行网上巡查和计分管理,坚持“电子一票通”索要、保存、抽查制度,并加强食品企业从业人员知识培训,深入开展“两个责任大约谈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观念和业务素质。

强化诚信建设,共治共创格局基本形成。积极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完善“一户一档”信用档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公示行政执法信息。设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和网络投诉平台,并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媒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公示栏等载体向社会公开,实现投诉举报的快速处理,始终把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作为选树行业典型和标杆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