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黄官寨实验学校区级优秀教师杨华
在黄官寨实验学校,有这样一位女老师,她连续多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物理课教学,所代班级学生物理中考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她就是任教24年的杨华老师。
在学校提起她,领导肯定,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她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骨干,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把关老师。
领导评价她说,“连续多年让她带毕业班物理课,她从未推辞;给她安排基础较差的班级,她从无怨言;让她带初三物理课,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
同事称赞她说,“杨老师上课真有一套,她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每年毕业考试成绩一出来,她所带的班级成绩总比平行班高出一大截,遥遥领先。”
学生喜欢她说,“我喜欢上杨老师的课,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我以前认为物理学科枯燥乏味,不喜欢学,自从杨老师带上我们班的课以后,我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物理课;杨老师很少批评我们,她常常表扬我们,鼓励我们。”
以爱之名 润物育人
“教育是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杨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责任,教师要把这种责任变成本能,本能的爱班级里每一个孩子。”
她富有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杨老师所带班级有一个男学生,长得眉清目秀,很灵活,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上心,成绩一塌糊涂。她多次找这个学生谈心,当得知其父母离异,对孩子打击很大,无心学习。杨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方设法打开这个学生的心结,使他转变了学习态度。在接触的过程中,杨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动手能力特别强,于是就亲自训练,给他报名参加了庆阳市中学生物理科技制作大赛,取得了全市科技制作比赛二等奖的成绩。这件事对这名学生鼓舞很大,学习更加刻苦,使一个即将辍学的问题少年变成一名积极好学、阳光向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他顺利的考入了庆阳六中。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寒假结束后未能按时开课,学校组织老师在家中上网课,杨老师认真备课,自学电脑知识,每一节课都全身心的投入。“我担心网上教学教师和学生分离,教师不能亲自督促学生学习,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我利用几个晚上,把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整理出来,工整地写在A4纸上,用手机拍照发到家长群,让学生每天识记一张物理知识点,学生家长普遍反映效果很好。”杨华说,教师只有爱心和责任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上进心,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为人师表。
24年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做好人,杨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心,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直深受学生喜欢。逢年过节,她的学生都会给她发短信问候她,甚至邀请她聚会,登门看望,浓浓师生情化作春雨滋润学生心田。
坚守阵地 追求卓越
教师的阵地就是课堂,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是老师毕生的追求。在课堂上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化学生,是老师教育的终极目标。杨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永远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杨老师的物理课很特别。她注重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教学严谨,一丝不苟,教学环节一点也不敷衍马虎。课前认真扎实备课,不仅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备教法和学法,课前写好复习提问问题,经典例题,从简到难。课堂上苦口婆心,耐心讲解,有课前提问、学生阅读、知识记忆,重点讲解、知识点练习。
“杨老师的物理课很有魅力,她上物理课深入浅出,讲解清楚易懂,我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九年级(10)班学生杨曦说。比如学习《液化》这一节,课本上提到“液化”这个概念,指的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液化,但是学生做练习题的时候,许多题目涉及到一大堆生活实例就不会分析了。针对这种情况,杨老师就会给学生讲解生活中的许多事例,“为什么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上会蒙上一层雾”“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为什么会变湿”“教室里有没有水蒸汽,同学们能看见水蒸汽吗”等等这些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液化的概念,由浅到深,由直观到抽象,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物理老师,杨华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培养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还是追求教学重压下的的高分效应?她说,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高分,达到成功的彼岸。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杨老师工作24载,从风华正茂、青春年华到人到中年、鬓添华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区级优秀教师,逝去的是芳华、青春,无怨无悔的是教育、奉献。
2017、2018年所带毕业班物理成绩全区排名第五名,2019年所带毕业班中考物理成绩全区第三名,2020年所带毕业班中考物理成绩全区第二名。2017年在全市“一师一优课”竞赛中,《压强》一课获得市级一等奖;2019年全市科技竞赛中,所指导学生获二等奖;2015—2019学年度连续五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在省级刊物《家长》《高考》,先后发表论文《这些品质,比成绩更重要》《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两篇文章均获得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2020年,被西峰区委、区政府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