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聚焦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西峰区聚焦产业发展,以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为主攻方向,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按照“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思路,组团发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组团发展果菜两大产业。全区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打造果业示范基地,在东部,以温泉什社、董志陈户两个高标准万亩果带为核心区,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战略,招引甘肃居立现代果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苹果产业,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2019年,全区共建成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11个,露地瓜菜示范点2个,全区瓜菜总产量8万吨,农村居民人均瓜菜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
龙头带动,以“三变”改革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全区立足区位优势,全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种养结合、以种促养的新路子。招引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中盛3万只湖羊、正大18万头生猪等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全面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以中盛公司为依托,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合同放养、股金分红等形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湖羊产业;以正大集团为龙头,成立庆阳康峰富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正大三定模式,在全区建办“331+”标准化生猪养殖合作社97个,生猪养殖场13处82个单元,其中7处16个单元已建成主体,陆续投产。目前,全区组建“331+”养殖专业合作社118个,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63个,形成了两大集中规模养殖示范片,实现了北畜产业转型升级。
农旅融合,全域拓展“西游”产业。为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西峰区立足资源优势,实施“旅游+”战略,以蒲河川区生态旅游为龙头,依托串珠状分布的人文资源、自然风光等,坚持治路、治山、治河、治村齐抓,全面启动涉及4个乡镇的景区建设,打造了黑老锅冰窟、月亮湾香草园、清水沟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了蒲河流域旅游风情线。在念好“山水经”的同时还打出“休闲牌”,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瞄准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娱乐、出行的需求,依托特色瓜果、蔬菜基地发展观光采摘、休闲餐饮、农业科普等休闲观光农业,变田园为景区,相继举办了小崆峒旅游文化节、显胜樱桃采摘节、油菜花节、大众高山滑雪比赛等节会,掀起乡村旅游新高潮。如今,全区初步形成了“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滑雪”的四季旅游模式,共有休闲经营主体100余个,建成各类旅游景区(点)40多处,休闲农业收入达5000万元左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