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新春走基层】西峰:做好“西游”文章 助推精准扶贫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李娜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0-01-23 10:16:53 浏览次数:

      近日,走进位于显胜乡毛寺村的黑老锅景区、陇东滑雪场,与寒冷的天气、奇特的冰瀑、皑皑的白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酣畅的笑语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曾经闭塞、贫困的毛寺村正逐渐成为周边地区人们的旅游目的地。

    “从12月中旬开始,毛寺村就进入了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300-400人,周末或节假日最高可达千人左右。”毛寺村党支部书记毛颖敏告诉记者。

4a537feb23ce46fba8e27c6aa5119cad.jpg

       美景吸引来了游客,也让附近的村民多了挣钱的“门道”,家住毛寺村大坪组的村民毛金选就做起了游客的生意。“以前,我们自产的农产品要拿到镇上去卖,路途遥远、价格便宜,还不好卖。景区建成后,游客增多,我和老伴就近来摆摊售卖杏干、柿子干、黄花菜等农产品,再提供热饮和零食,生意还不错”,毛金选说,依靠这个“小生意”,他去年冬季收入3000多元,预计今年能与去年持平。

5c9086a05578470aae03546251c66c6e.jpg

1f6849127fb148ee8afc139327b4bc0e.jpg

       除了黑老锅峡谷,陇东滑雪场也同样热闹,滑雪爱好者身着滑雪服,从滑雪道上飞驰而下,享受惊险与刺激,孩子们则在大人的陪伴下溜雪圈、骑坦克。

近年来,毛寺村紧盯打造“西游”战略核心区布局,逐年围绕旅游做加法,全面夯实旅游基础,按照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的思路,建成了陇东冰雪健身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勇者行动”训练营、月亮湾香草园、乡愁记忆馆、百年柿子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景点,并打造蒲河十里画廊,带动沿线毛寺、蒲河等村庄连片发展旅游产业。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陆续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步行栈道、星级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使全域旅游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cc1696fb3eac4661924bd48ca58d3cab.jpg

5e34d04c7e324bd3ac040d2621677a93.jpg

       在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同时,毛寺村坚持旅游搭台、产业唱戏、群众致富,全力培育主导产业。2016年和2018年秋季,动员全村群众种植油菜花3600多亩,按照“支部引领、代表领办、村社合一”的模式,率先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旅游公司——庆阳毛寺黑老锅旅游开发公司,建成了集苗木观赏、休闲采摘、珍禽养殖、特色烧烤于一体的生态观光采摘园、葡萄采摘园、刺槐苗木培育基地、生态油料加工厂,引导群众发展土蜂蜜、米酒、香醋等产品。

       此外,通过大型节会的举办,毛寺村不断助推旅游扶贫。毛寺村先后举办了两届油菜花节、大众高山滑雪比赛四届。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创收750多万元,带动群众直接增收300多万元。

       就这样,毛寺村探索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产业培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子,将全村群众聚在了旅游脱贫、旅游致富的产业链。

      毛寺村的成功只是西峰区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峰区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以农为本、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观光的特色,形成了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康体养生、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思路,西峰区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开发,着力打造了以“一川区”“二寺庙”“三景区”“四村落”为主要内容,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康体养生、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各乡镇依据自身民俗风情、历史资源、文化底蕴,打造开发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董志镇打造以自然地貌、丝路驿站、名胜古迹为依托的北石窟寺遗址生态公园景区,彭原镇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景区……“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特色生态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