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创新“四式”工作法 巩固提升整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西峰区坚持把贯彻中央、省市批示指示精神作为政治任务,立足整区脱贫摘帽的实际,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巩固提升整区脱贫成果。
地毯式摸排核查。坚持把“3+1”冲刺清零行动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底线性任务,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导向,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逐项过筛,区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走遍所联乡镇贫困村组,县级干部走遍重点困难户,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走遍辖区所有贫困户,1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174个帮扶单位、2400多名帮扶干部同步入户,全面掌握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到户资金等情况,为冲刺清零打好基础。
清单式整改清零。对摸排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项问题见底清零、全面整改。在“一户一策”落实方面,分年度梳理出64项惠农政策,建立涵盖9类37个项目的扶贫超市,根据群众产业发展情况动态完善,实施种养殖、技能培训等到户项目9226个。在扶贫资金监管方面,加强资金计划执行、检查验收和审计决算,及时向群众和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对用于发展产业的资金,上门入户宣传政策,让群众清楚入到哪里、怎么分红,坚决防止“一发了之”“一股了之”。在农业保险方面,紧扣 “成本垫底、收益托底、产业全覆盖”的要求,优先保障发展畜禽产业的贫困户,兼顾其他特色产业,不折不扣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参保贫困户达到2199户。
抱团式育强产业。依托正大、中盛等省内知名龙头企业,围绕苹果、瓜菜、草畜、乡村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331+”产业扶贫模式,动员返乡创业青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建办标准化合作社,真正把龙头舞起来,把群众带进去,打造风险共担、互促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对产业起步晚、收入不稳定、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因户制宜发展小家禽、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小买卖“五小”产业,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增收不够稳定的问题。
造血式激发内力。以培养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采取理论教学、现场观摩、实践考察、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让贫困群众真正掌握发展产业的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实现由“让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通过科技“三下乡”、技术服务、科技直通车、农民科技书屋等多种方式,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实用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培养“田秀才”和“土专家”2500多名,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开展传帮带,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努力让脱贫具有可持续内生动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