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西峰区三举措助力扶贫车间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王娜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8-19 10:29:2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为持续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积极主动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新业态、新方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建立扶贫车间,广泛吸纳、辐射带动区域内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搭建企业与乡村发展桥梁。彭原镇赵沟畎村利用闲置的香包厂,购置缝纫加工设备30多台,与庆阳凌云公司共同创办了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当地妇女们通过学习技术和就近打工,有了一技之长,增加了收入,西峰区建设扶贫车间,通过定向、定点、定护、定人实施精准产业扶贫,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子,切实解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难题。

       助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服装加工、剪纸、刺绣、编织、香包制作等为主的扶贫车间,发展“小、快、灵”的产业门类,“以企带村、村企互动”,广泛吸纳、辐射带动区域内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实现就业,让村民顾家、打工两不误,走出“家门口”,进入“厂门口”成为现实。

       加强就业扶贫与市场机制衔接。结合各乡镇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精准施策,探索推广了“厂房式”“居家氏”两类建办模式,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方式,将生产车间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让贫困群众就近上班;对既无法外出务工又没有固定时间上班的贫困户,采取“企业+订单+贫困户”方式,在完成技能培训后,把生产原料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实行按件计薪。

终审:齐缨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