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多措并举强力推动环卫工作
今年以来,西峰区紧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城市出形象、管理上水平、文明迈大步”为抓手,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城区环境环境面貌大幅提升。
一是细化清扫保洁,高频冲洗抑尘。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和巷道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把机扫、冲洗、人工保洁相结合,严格实行三次普扫和落地垃圾“5分钟”保洁机制,全面清除主次街道、巷道、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死角垃圾。从2月份气温回暖后,启动冲洗降尘作业,并根据气象气温条件,逐步增加道路冲洗和雾化次数。目前,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冲洗、雾化次数达到每天6—8次,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全覆盖,提高了精准抑尘质量和效果。
二是强化设施管理,集中整治纠差。集中开展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专项治理行动,对设备设施进行统一维护检修,建立专人负责督查检查机制,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设备运行正常,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同时,按照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范要求,抽调工作人员15名,出动挖掘机2台,装载机1合,推土机1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整治,全力保障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中心运行正常,管理规范。
三是社会化清运处理,闭合管理除脏。对餐厨废弃物社会化收运工作全天候巡回跟进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餐饮门店投诉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确保城区内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应收尽收。创新清运模式,科学化布局垃圾收集点,扩大垃圾巡回收集范围,对城区垃圾收集设施,实行“30分钟”清运机制,定时定点上门统一收集,减少了垃圾在收集过程造成的二次污染。同时,督促收运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工作台账,实现了餐厨废弃物从产生、运输到处置的闭合管理。
四是优化督查监管,综合执法治乱。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模式,创新推行全员参与的网格化管理和微信平台信息化监管机制,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高效化和常态化水平大幅提高。合理运用执法力量,严格执行“721”工作法,分“早中晚”三班,逐片区、逐路段整治乱泼乱倒、广告乱发、“三包六禁”责任不落实等环境卫生“顽症”和“陋习”,乱泼乱倒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民环境卫生保洁意识逐步形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