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我区坚持项目带动做好“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李小龙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6-30 09:50: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区把做好“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旋律,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全产业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全区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和对外影响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重点科技项目——扩大“东果”产业影响力

     通过政府大力支持,位于全区东果产业主功能区陈廖万亩果带的甘肃居立现代苹果高标准示范园,被确定为2019年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标志着西峰苹果产业发展技术达到国家领先水平。目前,项目用地征拆、园区周边道路建设工作已全面拉开。同时,2019年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大会将于今年10月份在西峰区召开,届时将有超过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苹果产业领域专家学者,现场观摩西峰苹果发展情况,交流改进提高技术,对扩大区域苹果产业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近日,记者在庆阳居立现代苹果产业园看到,一棵棵果树长势良好,据了解,该园计划围绕董志镇陈廖万亩果带核心区的寺里田和胡同赵村建成,投资2.7亿元,流转土地2000亩,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定位,聘请国内外苹果产业知名专家教授驻点指导,采取企业、专家、群众分层次参与的模式,建设集无毒苗木繁育、果树栽培管理、休闲体验采摘、果品储存加工、品牌宣传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生态高效农业于一体的现代苹果产业园。

招商引资项目——盘活“南菜”产业生命力 

    长期以来,西峰区肖金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由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制约,导致营收不平衡,发展效益受限。针对这一实际,我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今日阳光公司对园区进行整体提质改造,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反季节果蔬产业,带动600多户贫困群众种植瓜菜,形成了园区以高原夏菜为主、川区以西甜瓜和反季节蔬菜为主的两条设施瓜菜片带。

    最近,又到了一年瓜果飘香时,近日,记者在肖金镇纸坊村看到,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垄垄瓜秧顺藤而上,绿白相间的甜瓜掩隐其中,一棚棚甜瓜长势喜人并相继上市销售, 广大瓜农在忙于采摘包装甜瓜的同时,也在装扮村庄环境,吸引市民前来采摘体验。

    如今,“一园两川”已经成为城区主要的“菜篮子”。特别是产业区域内的贫困户引进新、优、特瓜菜新品种,反季节抢占城乡瓜菜市场,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对外出售西甜瓜、露地菜等特色农产品,贫困群众年人均瓜菜收入达到2000元。

地企合作项目——提升“北畜”产业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对接靠实项目,我区以正大集团18万头生猪现代农牧产业示范项目为带动,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30个1100头规模的“331+”生猪育肥合作社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年内承接育肥仔猪3万头以上,带动2000户以上贫困户参与生猪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周边群众以土地、劳力、扶贫贷款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合作社建设,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北部14个村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饲草玉米2万亩,形成了“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基础配套项目——凝聚“西游”产业向心力

    蒲河川区自然生态良好,为此,我区将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招引建成了陇东滑雪场、月亮湾香草园、黑老锅景区等8处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挖掘显胜独有的乡村文化,建办了乡愁记忆馆、“三变”改革展示馆等特色旅游项目,建成黑老锅景区步行栈道、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吃、住、行、游、娱、购基础配套服务不断完善。今年4月下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届油菜花节,吸引各地观光游客12万人次,累计创收480万元,带动川区群众直接增收130万元,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川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产业,形成了“人人围绕旅游干、事事围绕旅游转”的发展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