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西峰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王娜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5-09 10:39: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创新机制,常态长效。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工作机制,实现持续推进、长效管理。结合农业农村改革,整合财政、交通、国土、环保、扶贫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聘请村级环卫工、保洁员,配备垃圾仓、垃圾箱(桶)以及大型垃圾运输车,基本实现村组保洁人员、环卫设施全覆盖;实行月督查、季观摩、年终总考评,通过领导带队观摩,现场点评打分,曝光问责等方式,督促各乡镇比学赶超,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按照“保护特色村、建设中心村、整治空心村”的思路,以打造2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契机,扎实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全力改善乡村面貌。按照“扫干净、摆整齐、配设施、保常态”的原则,大力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改排“三清、五改”活动,重点整治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等农村“十乱”现象,并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住房、饮水、卫生、出行等难题入手,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群众主体,激发内力。坚持让群众唱主角,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规划建设上,事前征求意见,事后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鼓励农户以耕地、林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入股,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养老难等问题;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支持农民筹资筹劳兴办公益事业,实现群众建、群众管、群众受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底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进清洁卫生、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活动进农家,传承乡风文明,延续乡村文脉。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评选,培育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是培育产业,强化支撑。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努力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财源。制定出台苹果产业和肉羊养殖发展意见,采取项目扶持、金融支持、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智慧西峰”建设,全面推广 “互联网+”,与阿里巴巴合作实施“村淘”项目,建成村级服务网点73个,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同时,大力发展“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乡村旅游经济,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组团发展的新业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