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五项举措”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近年来,西峰区通过强化人才队伍、药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建办和家庭医生签约,着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一是规范村卫生室建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采取改造、扩建、共用等方式,完成15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统一配备医疗设施设备、制度标牌标识、办公用品、宣传栏、服务箱等,设置了独立的诊断室、观察室、注射换药室、药房等配套设施,配备注册乡村医生和驻点医生15名。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严格落实“五帮两核”工作职责制,由各乡镇、西街办负责,为全区106个行政村每个村配备1名健康专干,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同时,组织开展市、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确保2020年达到每万人至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三是强化药物管理,加大村级医疗资源供应。将乡镇卫生院非基药使用比例由总品规的10%增加到20%,由采购总金额的20—30%增加至45%。强化短缺药品信息报告制度,加强配送企业监管。同时,加强对乡村药品储存的管理,清理过期失效药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规范化药房建设,对发现的过期药品及时配合处置。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以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加快建立覆盖全区各医疗机构的心电诊断、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等中心,实现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和城乡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五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做好“一人一策”落实。由市、区、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基层计生干部共同组成若干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属于重大疾病的,乡、村两级配合。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做到签约一人,履行一人,做实一人,不断提高群众签约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