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保护庆阳窑洞 传承独特千年文化
——西峰区开展庆阳窑洞营造技艺观摩研讨活动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张煜晨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4-03 15:50:00 浏览次数:

       窑洞是庆阳地区的传统民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窑洞从视线中渐渐消失,窑洞文化也随之流失。庆阳窑洞营造技艺,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此项目,4月2日,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区文化馆、庆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共同开展庆阳窑洞营造技艺观摩研讨活动。

daf8275b5ca645629ce14ab0cdd75b38.jpg

专家学者在西峰区窑洞民俗博物馆现场观摩

81f4f52683fc4c109340e60a1914ab25.jpg

专家学者在郭凤福地坑院老窑洞现场观摩

71957860d79b4ef1b3ff5c5ab087ade5.jpg

专家学者参观剪纸艺术展览馆

d2545f79338747dc9d7454425871dc57.jpg

研讨会现场

活动当天,专家学者分别参观了郭军地坑院窑洞、小崆峒窑洞宾馆、西峰区窑洞民俗博物馆、郭凤福地坑院老窑洞、剪纸艺术展览馆,现场对窑洞营造修缮技艺进行了观摩。

在随后召开的庆阳窑洞民居文化研讨会上,听取了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人讲解窑洞修建知识,与会人员分别就黄土高原自然景观与窑洞文化遗产保护、窑洞建筑与工匠技艺传承、窑洞文化旅游与村民权益保护、窑洞与庆阳民俗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讨论,从不同角度挖掘窑洞文化遗产内涵,为促进窑洞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献计献策。通过此次活动,专家学者对窑洞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将窑洞民居的保护撰写论文,录入《窑洞营造技艺专著》一书,为窑洞民居和营造技艺的保护呼吁发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49cdf97d7bc946fd9811e86ce87448d8.jpg

1b6c3ac375e04cc484250b6b0d297884.jpg

窑洞营造技艺

36ca9867af27469e9a92e9eeef718ee4.jpg

古窑洞

据悉,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窑洞民居之乡”,从先周的“陶复陶穴”算起有四千多年历史,作为庆阳市重要文化遗产,窑洞民居在先辈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衍生的文化也是多姿多彩。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然而,受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和营造技艺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