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万锋:初心不改 让村子旧貌焕新颜
近年来,董志镇庄子洼村从单一的农业村到现代化的产业新村,从基础设施薄弱到美丽乡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也从2011年的1100元增长为现在的8000元,村民们彻底走出了穷日子、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说,今天的变化,全得益于村党支部书记,他就是庄子洼村党支部书记、新光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苹果产业发展领路人金万锋。
庄子洼村如今的村容村貌
金万锋带领村民修剪果树
寒冬时节,记者见到金万锋时,他正在果园里手把手指导村民对果树进行冬剪。说起栽植苹果树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提起以前庄子洼村,在本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地处塬边咀梢的贫困村,2012年以前,该村没有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民收入低下,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回忆往昔,村子偏僻,交通条件差,贫穷落后,村里的青年小伙子娶不到媳妇。
面对庄子洼村的发展困境,金万锋放弃了他年收入达十多万元的货车经营生意,在广大党员群众的极力推荐下,于2012年担任起董志镇南庄村党总支书记、庄子洼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一起奋斗。
“要脱贫、先修路,要致富、先奠基”。金万锋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架起脱贫致富的骨架。为此,他多方奔走,不辞辛苦,经过多方努力和争取各级领导支持,为村上新建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卫生所、庄子洼小学、幼儿园和农民文化广场。并借助农电网改造、人饮工程项目,为全村235户群众通上了电和自来水,受益率达到100%;依托“一事一议”、交通、扶贫、农发等项目,拓宽整修硬化村组道路33公里;筹资80万元新建农民文化广场1处;并在塬面上新建居民住宅62户,水、电、网、太阳能配套齐全,使山区群众住上了安全房,挪进了新民居。
村容村貌改变了,但村民增收致富才是关键。通过多方考察学习,他提出了“塬面果、川地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的模式,新建果园面积达1000多亩,占本村耕地总面积68%,户均果园面积达7亩以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果树专业村。并成立了庆阳市西峰区新光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共赢发展之路。2018年该合作社评为省级示范社。现累计发展股东372个,持股2455.8个,农户与村集体、合作社合作共赢的模式全面形成,致富奔小康指日可待。
“2012年,全村推进栽植果树1600亩,现在果树面积在1000亩以上,今年已经进入挂果期,由于自然灾害今年收入20万元,预计在管护良好的情况下,未来可能每人收入达到5000到8000元。”金万锋自豪地说。
苹果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金万锋又把眼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业。2018年,庄子洼村“两委”依托蒲河川区生态资源,招引甘肃玖月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将姜咀、刘咀、宋湾3个组33户农户的耕地、荒地、村级建设用地指标及全村6个村民小组集体的1000亩荒山入股,采取“支部+旅游公司+集体+贫困户”形式,打造漫城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业。
如今,庄子洼村已今非昔比,62个精致的农家小院分两排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一条条宽敞笔直的柏油、水泥路直通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果园分布在村庄四面八方,农业种植和旅游发展相融合,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渐入佳境,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村里的小伙再也不愁娶不到媳妇,这几年,先后有10多个省外的姑娘慕名嫁到了庄子洼村。
经过他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这个2010年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的落后贫困村,现已发展为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的产业强村。
一人富了不是富,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是金万锋朴素的心愿。多年来,金万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谱写着一个共产党员最壮丽的诗篇。对于庄子洼村的未来,他充满了信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