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西峰区多措并举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刘保秀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8-12-10 16:24: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强非公经济党建等工作,使得全区非公经济呈现出了总量増长、速度増快、效益増加、贡献增大的良性发展态势

是发展总量逐步扩大。2018年上半年,全区各类非公企业已经达到37504户非公经济缴税2.4亿元,财税贡献率达到40.19%,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平稳增长2429个,占非公经济法人单位数的7.1%;第三产业快速上升,共20124个,占非公经济法人单位数的59.4%。一、二、三产业中非公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8.99%、8.66%、37.56%。     

二是社会贡献逐步扩大。在促进财政增长的同时,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增加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有力解决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非公企业家自觉履行扶贫济困任务,积极回馈社会,近两年通过救助贫困家庭、定点帮扶、捐款救灾等方式向社会奉献爱心,约合人民币8000多万元
    三是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医药、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和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发展格局。先后建成了西峰制药、彭阳春酒业等一批纳税大户企业;嘉兴国际建材城、鑫广场、东方丽景、国芳百盛等一批商贸企业投入运营。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庆阳中庆农产品有限公司、庆阳荣强生态娱乐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为西峰区非公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企业管理逐步规范。注重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了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科学管理理念逐步形成。在从业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原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及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及东中部省份的私营企业主也进入了西峰区非公经济领域,使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的结构不断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凌云服饰、北地红调味品公司、西峰制药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产能,走集团、品牌化发展道路。近两年来,仅争取到上级技术创新扶持项目就达30多个,引进国家政策性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非公经济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初粗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转变

 

终审:赵暖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