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三举措推进健康扶贫
今年以来,西峰区紧紧围绕全省健康扶贫工作要求,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保关键”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任务,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各项医疗改革举措,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题,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一是建设村级卫生室让贫困群众有处看病。采取改造、扩建、共用等方式,完成15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统一配备医疗设施设备、制度标牌标识、办公用品、宣传栏、服务箱等,设置了独立的诊断室、观察室、注射换药室、药房等配套设施,配备注册乡村医生和驻点医生15名。同时,加大村级医师队伍建设,定期对村医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送医下乡。
二是实行政策兜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2018年,西峰区共设立医疗卫生扶贫资金400多万元,对贫困群众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和“零支付”、“微支付”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区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产生的门诊住院费用符合条件的按100%救助;在区级以上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门诊住院费用符合条件的按90%救助。区域内7所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均开设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
三是签约“家庭医生”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精准对接建档立卡患病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集中体检、入户健康查体、巡诊、预约诊疗的方式,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免费为贫困人口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451份,电子建档率达100%,乡村医生服务签约服务率达100%。同时,针对每名患病贫困群众病情,制定一对一治疗方案,建立分类救治台账,预测出需要医疗救助的贫困人口3037人次,并将救治任务分解到病到月,确保贫困人口疾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