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四点发力”鼓起村级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近年来,西峰区通过选好“能人型”村党组织书记、勾划自主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措施保障等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起”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一是在能人治村上发力。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利用村“两委”换届机会,将589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选派7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新任村支书的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了4岁,向15个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二是在勾划思路上发力。巩固扩大“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制定出台农村具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股经操作办法,探索建立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集体经济发展理念,先后培育建成“农字号”龙头企业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50家,“空壳村”消除率达到80%以上。
三是在创新模式上发力。鼓励村级班子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通过支部领办、组织能人创办、村组联办等形式,创办村级果品、瓜菜和畜产品协会等产业化服务组织,逐步形成“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农户”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到28.7亿多元。
四在强化保障上发力。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和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与各乡镇街签订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状,对未达到任务目标的乡镇街实施年末考核一票否决;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3.1万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有效缓解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