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发展草畜产业助农增收
今年以来,西峰区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的农业产业布局,把北部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区,全面推广“全产业链、全循环链、全价值链”模式,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技术牵动。农牧、畜牧、科技等相关部门,围绕草畜产业发展重点,开展黄牛冻配改良、饲草料青贮、肉牛饲养管理、生猪养殖、疫病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将培训班办到村、办到合作社、养殖场,让授课专家和养殖户零矩离接触,把技术、信息直接送到养殖户手中,增强养殖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全区已举办各类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5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份,培训养殖户1000多人。
二是龙头带动。按照“育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思路,在彭原镇先后招引建成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福润30万吨饲料加工、沃得利集团5万头种猪繁育、鄢旗坳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现代畜牧业循环示范项目,完成投资近8亿元。今年开工建设的正大集团15万头生猪现代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甘肃中盛国家级核心种羊场项目,将在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基地联动。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庆阳恒通特种养殖场、陇星源獭兔养殖合作社、庆阳帝珲赛鸽等特色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实行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使全区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500多家,形成了耀辉、德旺等一批养殖示范合作社,带动全区特色养殖业走上集群化、规模化轨道。
四是市场拉动。采取市场引导、企业带动、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强社企对接、社超对接,支持开展“三品一标”创建,通过做大品牌抢占市场,开辟营销渠道,不断增加养殖户收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