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民生百事>详细内容

王树琴:“非遗月饼”焕新彩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新艳 温聪聪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4-09-11 15:23:19 浏览次数:

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中秋节吃月饼也是老传统。在西峰区,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浓郁节味中,总有一抹独特的传统味道令人难以忘怀。今年,庆阳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琴尝试用面塑的技巧制作“千层”花馍老月饼。

这几天,王树琴正忙碌地蒸制独具庆阳特色的花馍老月饼。在王树琴的创意下,庆阳面塑细腻的工艺和“千层”花馍老月饼承载的浓浓乡愁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这一传统非遗技艺焕发新的光彩:“我做这个传统月饼和花馍是跟我婆家奶奶学的,做了有40多年。每年的中秋佳节,在庆阳,人们把好吃的馅儿料比如芝麻、核桃、花生、大枣撒到月饼里面,代表着团圆。”

庆阳民间面塑技艺由来已久。庆阳人喜欢用白面制作千姿百态的面塑品,既是美味佳肴,也是精湛的民间艺术品。“千层”花馍月饼的制作就是其中之一。在制作间里,王树琴取出发酵了8个小时的面团,一遍一遍,反复揉搓后,再醒面30分钟。接着,她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若干由大到小的薄饼,各层撒上丰富的馅料,层层叠放后,收边塑形,把美味紧紧包裹在面皮之中。随后,她利用梳子、剪刀等工具制作造型,进行顶层装饰。此时,王树琴打破传统的平面花纹,精巧制作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精美的花朵、灵动的锦鲤,呈现出充满故事性的场景,一个月饼就基本成型了。上锅蒸大约 40 分钟后,热气腾腾的花馍月饼出锅,再用果蔬汁涂上鲜艳的颜色,一个直径约 50厘米,外形绚丽,好看又好吃的花馍月饼便大功告成。

非遗项目庆阳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树琴说:“今天我做的这个月饼叫富贵吉祥,庆阳的传统月饼就要做够五层,代表五谷丰登。中秋节要祭拜月神,所以我在上面做一块月亮,牡丹花代表的是富贵安康,我还做了两条鱼,预示着咱们的生活是年年有余,这块月饼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王树琴在传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每年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花馍月饼,每一个月饼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她制作的“千层”花馍老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件艺术品,体现了她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

终审:齐缨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