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峰”浩荡满目新】 朔州路街道:“十支力量”聚合力 “多元共治”向民心
家中水管堵住,打个电话,物业就上门疏通;孩子放学写作业,退休老教师耐心辅导;老人独居在家,志愿者陪着聊天解闷……
今年以来,朔州路街道整合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能工巧匠、人才智库等“十支力量”,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小联动”构建社区治理“大格局”。
今年79岁的祁淑兰独居在家,朔州路街道北地东路社区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为其制订了个性化服务方案。社区驻站社工和志愿者定期入户为她打扫卫生,陪她聊天解闷,舒缓压力。每次服务完,祁淑兰都很开心:“这些娃娃为我的事情忙前忙后,真是太贴心了。”
除了社工和志愿者团队照顾老人的生活,朔州路街道庆州东路社区汇聚“余热之光”,邀请辖区的9名老党员、退休干部、专业律师成立说理工作室,调解辖区的矛盾纠纷。
“遇到难题难事,他们从政策和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说和,很多矛盾很快就能调和。”朔州路街道庆州东路社区书记葛文涛说。
朔州路街道创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管理模式,开展“有事你来‘朔’”党建引领服务提升行动,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社区带头引领,辖区“十大力量”广泛参与,实现“群众想什么街道社区就办什么、群众需要什么街道社区就提供什么”。依托“红立方”网格议事厅、便民“问诊”等活动,以“居民的事情居民说”“居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举措,让老百姓“把事儿说出来,把气儿泄出去”,构建社区有品牌、小区有特色、楼栋有活力、邻里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基层治理中,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导作用,按照居民见面次数多、活动次数多、共同话题多、参与频次高的标准,举办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居民在文化活动中相聚、在互帮互助中相识、在社团组织中相知。”朔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亚文说:“‘十支力量’汇聚起来,推进共建共治,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这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担服务,共创价值的基层治理模式,吸引了众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目前,在朔州路街道,“十支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已登记物业公司22家、爱心企业12家、文化团体21支、能工巧匠17人、社区“五老”18人、志愿者32人、人才智库23人。征集各类问题73项,协调“十支力量”解决62项。如修门换锁、电器维修这种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随时联系,就地就能化解。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