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学:做好加减法 促“双减”政策落实落细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新建小学积极响应并付诸行动,在做好学生学业负担减法的同时,让体艺和劳动教育变加法,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成长“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确保“双减”落实、落地、落细。
5月30日下午,新建小学三年级五班61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后官寨镇马集村的西峰区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分工协作,提水、浇水,为新栽植的茄子苗培土,一棵棵幼苗经过学生们细致的“照顾”,显得愈发精神。
新建小学学生原瑜泽:“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干农活的快乐与辛苦,知道了农民伯伯干农活的不易,之前我吃饭碗里一直有剩菜剩饭,今后我坚决不会再浪费粮食,一定会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如辛苦’这首古诗。”
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干农活、学知识、长见识,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还走进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认真倾听讲解员教授农作物种子培育有关知识,在研学教育基地,感受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庆阳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新建小学学生忤梓含说:“刚才我们参观了种子博物馆,讲解员叔叔给我们讲解了种子从生根发芽成长的全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我也犹如一颗种子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关爱下茁壮成长,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像种子一样坚韧不拔、开花结果,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建小学学生刘小洋说:“今天我参观了辣椒蔬菜大棚,我了解到了辣椒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它的花是白色的,这里种的辣椒没有打过农药,是有机蔬菜,这样的活动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我们感到很有意义。”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近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教学更全方位,劳动实践也让劳动这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新建小学教师田华说:“‘双减’政策落实给学生的课业减轻负担,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加法,社会实践课让学生除了能欣赏和领略到自然风光,还能愉悦心情、增长见识。通过这次集体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同时,也给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锻炼身体、丰富心灵,这是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既是西峰区新建小学践行“管理强校、教研强校、体艺强校、阅读强校、培训强校”的 办学目标,也是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生动实践。
“为了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学校提出了‘管理强校、教研强校、体艺强校、阅读强校、培训强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增加体艺课和劳动实践课的频次,对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对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事实孤儿的关爱力度,经常性开展家访工作,学校经常聘请法制副校长、心理健康咨询师进校园开展培训讲座,普及交通安全等知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学生。”新建小学副校长李建阳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