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岭村:民富村美产业兴 乡村振兴好前景
什社乡李岭村作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两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完善基础设施,招引龙头企业,建成重香四季蔬菜基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努力走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之路和“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初冬时节,走进什社乡李岭村,村道两旁机声轰鸣,工人们抢抓利好天气紧张施工,重香四季蔬菜基地大棚里,西红柿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采摘、包装,到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生产建设场面。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如何引来源头活水,让村子有增收产业,群众有致富门路,企业有经济效益,什社乡经过不断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村集体+企业的运营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以产业培育资金来给企业配套设施,以基础设施作为村集体的资产入股企业,由企业来市场化运作经营,村集体参与分红。”什社乡党委副书记徐志刚说。
增加群众收入,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重香四季蔬菜基地不仅让李岭村村民有了务工、土地流转等收入,更重要的是为广大村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什社乡李岭村村委会主任李平旺介绍道:“在产业方面对我们群众技术指导,让群众以前传统的种植方式得到改善,今年的我们村就有十几个农户自己建成了30多座蔬菜大棚,平均人均收入都在两万元左右。”
重香四季蔬菜基地采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将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全方位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重香四季蔬菜基地负责人刘彭峰说:“重香四季家庭农场到目前为止硬件设施建设已经完毕。明年,李岭村6月份同时有家庭农场、生态餐厅、儿童游乐园同时开业。”
从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党的一项项惠民政策春风,让李岭村发生了巨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以前的道路是村村通成了现在的户户通,新农村盖得非常整齐,我们的房子是舒适宽敞,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李岭村村民李小明说。
这种以“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让李岭村的美丽经济加速转化。
“2018年的时候,村集体收入在3万元左右,等到明年年底的时候,按照我们目前和企业达成的协议,明年年底李岭村的村集体收入可以达到26万元左右,整个项目建成以后,年产值约350万元左右,可以带动周边200多人群众在企业就地务工。”什社乡党委副书记徐志刚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