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官寨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步入“快车道”
为破解后官寨镇地域限制,破题产业发展瓶颈。后官寨镇自村“两委”换届以后,实行“建强组织促发展、发展产业促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党建+村集体经济”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有力有序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村“两委”换届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8人,下派专职化支书4人,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50余名优秀人才担任村委会成员。
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科级干部以“指导员”身份下沉到村督导开展集体经济发展。按照“村村有方向、村村有规划、村村有措施、村村有发展”的思路,逐村召开座谈会,谋划了“481”富民产业布局(四个养殖基地、八个种植基地、一个文旅产业基地),科学制定了13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出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最大限度盘活了果木林、鱼塘和闲置土地等现有资源、资产。
目前,沟畎村新栽“果沼畜”高标准示范园300亩;赵咀村、帅堡村生猪育肥基地已建成正常投产运营;赵咀村、南佐村启动实施了砂石加工销售市场建设项目,有效规范西巴沿线砂石经营秩序、根治镇域环境顽疾;南佐遗址已进入考古发掘阶段,为后续遗址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全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鼓励村党组织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使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13个村18个组牵头成立合作社,探索提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农户出土地、劳动力的合作模式,带动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苹果、金丝瓜、麒麟西瓜、金银花、黄花菜、蔬菜等产业,解决了产业缺技术,缺销售渠道的问题。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集体经济成为民心所向,民利之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