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诊服务群众 防疫宣传促进健康
——区卫健局常态化开展“卫生下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区卫健局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全民健康”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卫生健康行业优势,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聚焦广大农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创新形式、精心组织,在常态化“三下乡”活动中筑牢疫情防线,助力乡村振兴,切实为群众送健康、办实事。
群众健康素养不断提升
突出重点集中宣教。将传递健康理念、增进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广大农村群众健康素养提升,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每年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老龄健康宣传周”“3.24”结核病防治日、“4.25”预防接种日、“5.15”碘缺乏病日等卫生主题宣传时间节点,通过区卫健局统一组织,区乡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广泛参与,组织相关方面专业医务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为群众送去了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和毛巾、肥皂、围裙等实用的定制宣传品。
健全机制常态化宣教。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利用农村集日开展1次街头宣传咨询,展出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充分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计生随访服务、孕优健康检查、慢性病随访等入户随访工作,深入到重点户家中,面对面宣传预防保健、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控等知识,切实提高群众对各项卫生健康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丰富载体创新宣教。将市区等活动现场设置在乡镇、村组,通过文艺演出搭平台,健康宣教进乡村,不断拓展健康宣教形式,丰富宣传活动载体,引导群众关注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每年春节前,联系医药企业,组织市区医疗专家、书法家深入乡村为患慢性病群众看诊送药、送春联、福字,深受群众好评。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村组刷写“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0-6岁儿童预防接种”“疫情防控戴口罩”等各类健康宣传标语1000余条。今年以来,组织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20余万份。
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农村群众有“医”靠。全区成立112个由市、区、乡、村医生及健康专干组成的“4+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群众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同时对困难群众开展“送医上门”和“送人就医”服务,偏远乡村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
医共体建设让患病群众少跑路。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肖金、陈户分别挂牌成立西峰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开展口腔、中医等专科共建,定期组织临床科室业务骨干和专家坐诊、会诊,组织开展巡诊、义诊、健康促进等活动,使辖区群众就地享受二级医院诊疗服务。
爱心义诊为偏远乡村群众送健康。把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作为解民忧、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区地病办、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等单位专家深入各乡镇为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开展大骨节病患者监测治疗,组织急救培训、健康知识宣讲及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活动。
防疫保障送下乡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强化防疫宣传。在防控措施落实中密切关注农村群众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低、防护不规范等问题,各乡镇卫生院深入辖区村组、学校、养老院等地,向群众讲解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安全消毒等知识,告知群众戴口罩、勤洗手、拒绝野味、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发放《全区疫情防控通告》《一封信》、防控知识宣传海报等资料,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落实防控措施。区卫健局积极协调筹备,为各乡镇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配备口罩、消毒液、测温枪、防护服、洗手液等必备防疫物资。配合乡镇政府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落实“三联一保”责任制,上门进行健康宣传、体温监测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建设发热诊室,积极引导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构筑免疫屏障。区卫健局统筹部署人员配备、任务分解、救治保障,在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新冠疫苗接种门诊,成立包抓工作组,蹲点抓促落实。各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节假日不打烊、工作日开夜班,方便辖区群众农闲后前来接种。与辖区政府协调,为偏远乡村群众提供车接送等便利措施,推动落实“应接尽接”,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