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多措并举严防工伤保险基金“跑冒滴漏”
今年,区医保中心把加强基金监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严把工伤保险基金关,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基金管理和经办风险防控工作,完善工伤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体系,严防工伤保险基金“跑冒滴漏”。截至6月底,全区1675个用人单位参保核定27830人,缴纳工伤保险费517.69万元;工伤保险待遇支付226人次,支付基金572.8万元。
加大稽核力度。区医保中心在做好对重点对象日常监控工作的同时,先后深入10家医院上门协查20名工伤患者住院医疗费用,通过视频、邮件、电话、入户等稽核方式,建立工伤保险待遇资格核查制度及异地协查机制,杜绝工伤保险基金“跑冒滴漏”。为切实防范重复享受和欺诈冒领行为发生,通过深入实地、网络稽核等方式,使医疗待遇、一次性补偿、长期待遇从申领到审核发放“底子清、程序明”,确保待遇支出依法依规。
优化内控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内控机制建设,区医保中心修订完善了《西峰区医保中心业务经办内部防控制度》,制定印发了重点岗位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一览表,科学合理定岗定责,明确设置责任权限,加强基金财务控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真正做到分工明确、协作配合,形成岗位之间、业务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严格规范流程。在工伤待遇申领审核过程中,认真查询工伤职工参保缴费信息,尤其是重点审核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查看前后病史是否相互印证,有无矛盾之处。在报销票据审核过程中,重点审核各项检查、治疗是否与认定工伤部位或职业病病情相符,是否有多收费、乱收费、搭车开药等现象,杜绝“滥检查、小病大医”等违规现象发生,确保工伤待遇合理支出、准确发放。
全面落实“三个取消”。全面取消社银人工报盘,待遇发放通过社银系统接口直接推送数据,实现数据“离库不离线,数据不落地”;全面取消手工经办,依托《甘肃省集中式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核定缴费、管理账户、计发待遇等流程,实现工伤信息化管理和基金风险智能化管控,全面提升参保人员社保数据的安全性;全面取消现金业务,所有参保单位核定缴费、待遇发放均由银行代扣、银行支付,实现业务经办只见数据不见现金,切实从经办环节上保障基金安全。
认真自查自纠。持续加强对经办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风险防控、依法依规和责任担当意识,针对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基金规范管理和使用等重点工作进行“回头看”,全面做到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重点排查。同时,按照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和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切实提高内控防范管理水平,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从源头上堵塞业务经办漏洞,防止工伤保险基金“跑冒滴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