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区政务服务中心:“六步走”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
  • |
来源: 作者:米咪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1-04-01 11:55:15 浏览次数:

2020年全区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活动开展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立足政务服务工作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职能特点,以服务各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各族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到政务服务工作当中,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六步走”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为全区各族群众服好务、办好事。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靠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窗口首席代表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西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对中心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

强化学习培训,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将民族团结知识列入中心年度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学习日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区关于开展“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的各项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全年共组织学习培训6次,培训300多人次。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创建浓厚氛围。线上线下齐发力、新平台与传统平台相结合,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共制作宣传横幅1条、宣传展板4面、阵地1面、宣传册30000余本、宣传标语20条、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20条、播放公益动画4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热情服务心连心”有奖答题活动1次。

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建立健全了《政务中心运行管理办法》《窗口部门及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等制度及窗口工作人员“八个规范”。建立并推行“好差评”评价机制。截至目前,共开展有效评价19228条(其中非常满意18964条,满意199条,基本满意51条,不满意8条,非常不满意6条)。加大监督巡查力度,做到随机检查及时通报。

强化环境改善,全面提升服务形象。在旧大厅内配备了叫号机、窗口评价器、LED显示屏等设备,并增设导询台、业务咨询窗口、自助服务填单区、群众休息等候区等便民服务设施。加快新大厅建设项目推进力度,目前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随着新大厅的建成运行,大厅的各项便民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信息化设备更加智能,服务环境更加的温馨舒适,各族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强化工作结合,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一是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增设了母婴室、无障碍通道等功能设施。在大厅设置了节水、节电、禁烟等标识。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点,设置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窗口,建立了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四清四心、帮办代办、政务专递免费邮寄,及引导咨询等服务,为各族群众提供暖心服务。二是与政务服务工作相结合。按照区委提出的“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理念,在部分街办、社区率先试点推行“一窗受理”改革,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设立了“企业开办专窗”,将营业执照办理、刻制印章、发票申领、企业社保和医保档案及公积金缴存登记开户等六个事项压缩为一个环节,极大地方便了各族办事群众。三是开通网上服务事项742项,设立了“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专栏。加载上线区级“一件事”事项56项,省内通办”事项12项,“跨省通办”事项20项。归集电子证照1415个,电子印模122枚。四是疫情期间全面推行“网上办、预约办、电话办、快递办”等不见面审批方式,共办理各类办件580件。开设了企业复工复产专栏,提交申请63份。新增了“甘肃疫情防控”栏目应用,向群众提供行程查询、在线问诊、健康出行、国办疫情防控线索网上征集等服务,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工作生活便利。

终审:齐缨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