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后官寨镇:持续推进“三大革命”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范馨艺 责任编辑:王小宁 发布时间:2020-03-27 10:29:13 浏览次数:

今年来,后官寨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实现全域无垃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持续推进“三大革命”。2个多月以来,后官寨镇13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环境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后官寨大地上徐徐展开。

风貌革命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后官寨镇将农村“风貌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把村庄绿化与道路建设、风貌改造同步实施,以李庄村为试点,而后迅速向其他村延伸,着力打造西镇公路、西孔公路示范线和一批乡村公路示范线。在推进过程中,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到李庄村现场观摩并召开会议,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各村紧盯“补修路、铲杂草、清垃圾、开边沟、整树畦、修剪树、清三堆、除杂物、美农宅”,集中开展行道树整治行动,整修树畦,清理杂草、涂白行道树70余公里,清理三堆200余处,打造市、区“美丽庭院”示范村3个,示范户33户,乡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庄文明指数及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老百姓的“方便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了补齐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短板,2月份以来后官寨镇的大小村落都在忙着对传统的农村旱厕进行改造,新装载的三格化粪池让粪污处置无害化,产生的粪水又可用于农业种植生产,既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又实现了改厕与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经过前期的动员、宣传,户厕改造已在全镇各村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卫生厕所488户(2019年338户,2020年150户),200余户卫生厕所在建中。下一步,后官寨镇还将积极探索建管用并重的工作模式,修订村规民约,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卫生文明农户评比,让群众管好用好厕所,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真正享受到厕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垃圾革命让乡“愁”不再“愁”

为有效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后官寨镇成立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全镇13个行政村划分为128个网格小组,由各行政村负责人担任网格长,下设若干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设1名网格员,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和巡查监督。同时建立健全了垃圾清运制度、垃圾清运员及保洁员管理办法、干部包村挂点制度、农户“房前屋后三包”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将全镇13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全覆盖,点、线、面相连,打通了环境卫生整治的“最后一公里”。

在深入推进“垃圾革命”的过程中,运用红黑榜、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同时,开展全域无垃圾攻坚行动,彻底清理塬边沟头垃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道路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小广告等卫生“顽疾”。为各村配备垃圾收集车66辆、垃圾中转站13个、大型垃圾收集箱78个、户用垃圾桶900多个,实现了垃圾清运车、填埋场,垃圾桶等设施100%全覆盖。组建专职保洁清运队伍,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和处理全覆盖,真正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转运、镇填埋处理”的垃圾整治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