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董志镇冯堡村:塑造特色 传承文化 打造精神文明示范村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万婷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0-01-19 10:30:57 浏览次数:

“知青大院”是冯堡村的历史记忆,它‘讲述’传承乡村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这些农村中的老物件集中展示出来,老辈人能寻找到过去的记忆,年轻人能感受到先辈的辛劳付出,把乡村文明同乡村历史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冯堡村致力打造新时代高标准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

2d8407564ad04b3a9ea83a83d9989351.jpg

d20960b085884fb89d1c05a5f49b8087.jpg

aefd795173b24c4e812263d3da02a2e5.jpg

a0c17f71201440a288677d0d28ac418c.jpg

cc31cbae24964aa5ac40e671d5a67fce.jpg

527f4c85430b4de5b4167b5c14cc915e.jpg

据了解,1974年到1978年,4年间,先后有12名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在冯堡村插队,这个知青大院就是他们的集体住所。

以冯堡地名为切入点,以传承堡城文化为着眼点,规划了居民安置、产业发展等5个区块,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象棋文化等长廊5处、微景观36个、示范路3条。修缮水文化主题游园,整体布局呈“水”字形,倡导节水环保理念。恢复“文革”时期的知青大院,搜集整理各类生产生活用具32件,知青实验器材6件,真实还原了“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场景。

      集民智,共建美丽家园,上下联动根治农村人居环境“顽疾”。冯堡村村民以旧轮胎、旧砖瓦、旧钢材、废漆筒、废油桶、废木料为元素,打造美丽庭院18个,庭院硬化560平方米,墙体彩绘22面,建成柴房23个、花坛56个,打造家家种绿、户户放美的和谐景象。把“厕所革命”作为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采取以点及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方式,已完成改厕344户。着力破解“垃圾如何分类、垃圾放在哪里、垃圾由谁来处理”三大问题,新建移动分类式垃圾收集站,投放分类式垃圾筒170个,配备垃圾保洁车2辆,清运车1辆,由村干部和党员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统筹指导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全过程。

       冯堡村采取“企地共建、企地共宣、企地共享、企地共赢”的模式,瑞信村镇银行、采油二厂等企业无偿投放垃圾箱28个。同时,企业自发粉刷围墙、彩绘油井、清扫卫生,形成了村企齐发力的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新建胜利组党员活动室,让农村党员有了活动之家、学习之家和议事之家,真正使党支部建立在村民小组上,使基础治理落实到最小单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