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壮大瓜菜、草畜两大产业为抓手,聚焦农业产业兴旺,不断培育新主体、推进新模式,进一步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壮大产业,增强乡村振兴支撑力。瓜菜产业方面。全区共种植各类瓜菜8.3万亩,其中设施瓜菜面积达1.5万亩(日光温室0.6833万亩,钢架大棚0.8167万亩),集中育苗总数达到800万株。三川(武家川、纸坊川、蒲河川)搭建钢架大棚1247座、水泥骨架大棚50座,目前,甜瓜已全部上市;显胜乡显胜村、彭原镇五郎铺村2个百亩露地瓜菜基地分别种植白瓜籽、加工型辣椒各200亩以上。草畜产业方面。全区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为0.39、10.46、4.4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0.38万吨。有序推进“331+”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10个,其中6个已建成主体,正在采购安装设备,14个已完成场地清理平整,具备开工条件。落实种植多年生牧草地块0.6万亩,全株青贮玉米种植5060亩。
优化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通过招引甘肃中盛、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当老板、企业来打工,解决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问题,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今年,全区苹果承保3.0021万亩,玉米承保4.0093万亩,核桃承保845亩,樱桃承保1968亩,高原夏菜承保104亩,设施蔬菜承保75亩,做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应保尽保,切实为发展产业保驾护航。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完成实用技术培训3800人(次),发放书籍手册9000多份,培养了一批有头脑、懂管理、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