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小”题“大”做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西峰区全力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 |
  • |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田飞 责任编辑:刘红霞 发布时间:2019-06-18 11:40:40 浏览次数:

小小的厕所,反映的是群众“大民生”,折射的是乡村“大形象”。今年,西峰区坚持把“小厕所”改革作为一项“大课题”来推进,坚持城乡文明互促共进,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党委、政府帮助鼓励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同时,群众的吃、穿、住、行,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关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最大民生。学习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宣传鼓励并推进农村旱厕改革,就是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具体举措。

党政齐抓靠前指挥,“大力度”推动。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区委分管领导主抓,政府副区长分工负责,乡镇书记、乡镇长担任“一线总指挥”,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改厕专项工作组,制定下发了《西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农户改厕工作进行精细化部署。多次召开工作安排会、现场推进会、村企对接会,明确了“厕所革命”工作年度目标和建设任务,将农户改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序推进农户改厕工作进度。

试点先行强化引领,“大思路”规划。按照无害化厕所建设标准和要求,将肖金镇小寨村、什社乡塔头村2个行政村确定为市级改厕试点村,并积极组织7个乡镇19个有关行政村全面实施改厕工作,为全区改厕工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截至目前,肖金镇小寨村已完成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厕所316户,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什社乡塔头村完成改厕100户,预计6月底改厕率可达到85%以上。在切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的同时,全区面上改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有6个村(庆丰村、李岭村、董志村、冯堡村、刘岭村、帅堡村)全面启动了改厕工作,已累计完成450户。

多元投入全力保障,“大手笔”促动。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多渠道、多举措解决资金瓶颈,设立农村人居环境专项奖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以“以奖代补”形式对建设成效突出、工作积极性高的乡镇、行政村进行奖补扶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吸引民间资本,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多渠道多元化保障资金投入,彻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

严格质量加强监管,“大格局”联动。在改厕过程中,按照改厕规划设计及国定、省定标准,编发《西峰区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5000余份,明确了建设标准和施工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和“必须进院、鼓励进屋”的原则,针对城边村、偏远村及基础较好村、贫困村等,探索不同改厕模式,做到一村一策、因户施策。同时,联合区卫健局、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对改厕进度和质量定期进行现场督查,对户厕改造信息进行建档立卡,记录关键流程,采集电子照片,严格验收程序,确保后续工作跟进完善。

调动群众主体力量,“大宣传”带动。各乡镇、行政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重要意义,动员鼓励群众更新观念、改变生活陋习。同时,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妇女代表会议和改厕产品介绍会等方式,现场讲解改厕产品和相关政策和产品性能、使用方法,打消了群众疑虑。在此基础上,采取外出参观学习、以点带面、现场培训的办法,让改厕户现场说法,谈好处、说收益,充分调动农民改厕的积极性,逐步实现了由“要我改”向“我要改”的根本性转变,全区各村各户出现了竞相改厕的大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