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原镇改善村容户貌 提振群众精气神
“柏油、水泥路干净整洁,行道树长得郁郁葱葱,树下栽种的各色花卉芬芳吐艳;文化广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好人榜引人注目;每到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妇女、老人们锻炼健身、拉家常、跳广场舞……”这是彭原镇周寨村入夏时节的美丽村景。
“过去,村民不太重视卫生,村里垃圾成堆,污水乱流。近年来,通过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共建乡村美丽家园,不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组建村道路及卫生管护队,新建了文化广场,柏油路、水泥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群众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通过镇上、村上的教育引导,乡亲们不仅能把自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义务打扫村里的角角落落。”周寨村村支书黄廷军说。
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中,周寨村因地制宜,积极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建立常态化治理和量化考核曝光机制。划分义务工,组织群众每月定期开展农村环境清洁日活动两次,重点整治“三堆六乱”、垃圾杂草。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成立考评组,按季度评选卫生文明户、卫生整洁户、卫生较差户,户门前张贴红黄蓝三色标志,让群众比学赶超,达到全民重视的目的;同时对各村民小组量化考核、统计排名,年终兑现奖惩,提高各组积极性。为有效凸显产业优势,美化庭院,全村安装果园防护栏6000多米,美白墙体8700多平方米,带动周边群众打捆堆放柴堆、建设门前菜园花园20多个,提升了整村环境质量。环境美了,群众生活有了质量,住的更舒适,提振了群众致富的精气神。
周寨村村容村貌的改变是彭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彭原镇突出“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共享共治”的工作思路,以“三大革命”为抓手(垃圾污水革命、厕所革命、村容村貌革命),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全镇建成15个垃圾填埋场,各村民小组修建了垃圾收集点,为村组配备垃圾桶500余个,发放户用垃圾桶1500余个。村组确定保洁员135名,争取垃圾转运车5辆,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以旱厕拆除改造为重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成全镇农村厕所(公厕、户厕)的摸底建册,为完成前期700户厕改工作和后续厕改开好头、起好步。
强化“四带两线十五路”的网格化监管责任制,分解环境整治任务到村、到户,实现了卫生整治大家参与、美好环境大家共享的目标。大力开展道路绿化工作,推进“花进草退”工程,在村组主干道沿线种植花卉60公里。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一约四会”全覆盖,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遏制破坏环境的陋习;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组织开展“脱贫致富模范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用好家风支撑好社风,带动好民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