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彭原镇:借精准扶贫“东风” 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李娜 曲广茂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5-23 08:52:00 浏览次数:

走进彭原镇五郎铺村,道路平坦,麦田葱绿,村庄整洁。果树基地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果树行间栽种辣椒苗,铺地膜、打孔、插幼苗,一派繁忙景象。“入夏以来下了多场雨,正是栽种辣椒的有利时机,我们买好辣椒苗,立即组织30多名群众进行栽种,初步计划栽种120亩,希望能有去年的收成。”五郎铺村支部书记杨正茂说。 

五郎铺村是全区有名的重点贫困村,地处彭原镇最西端,与镇原县太平镇隔沟相望,距城区30多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612户2642人,2014年五郎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331人,贫困发生率为12.67%,该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产业几乎为零,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受限,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

“想致富,先修路”。五郎铺村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迎来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整合财政、扶贫、交通等各类资金,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组道路表油硬化等项目,新修柏油道路、砂石道路6条12.5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打通了全村人增收致富的“经络”。同时更换1.5公里自来水管道、完成8个组的农电网改造,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农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五郎铺村成立了“村社合一”的庆阳丰果果畜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支书杨正茂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在杨正茂的带领下,村“两委”抢抓“三变”改革的机遇,聚焦“助农增收”的核心,把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巧打农作物生长时间差和空间差,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辐射带动周边173户农户入股,其中村上82户精准扶贫户入股42.6万元,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集中连片栽植优质矮化苗木600余亩4万余株。为解决果树坐果前的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问题,在果树行道套种辣椒,进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既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又为入社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331+”产业发展道路。

2018年夏季雨水充沛,加之合作社田间管理科学,辣椒获得了丰收,远销平凉、天水、陇南等市,创收14余万元,务工群众人均创收1.8万元,贫困户分红280元,入股农户初次感受到这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种植产业发展模式带来的红利,进一步坚定了信心,今年扩大种植规模,新栽果树500余亩,套种辣椒120余亩。

通过“以短养长”种植产业的发展思路,初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入股就近就业、合作社规模壮大的多方受益局面,带动整村的贫困群众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三级跳”。

近年来,五郎铺村通过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和帮扶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多方争取项目,实施惠农、产业、教育、就业帮扶,现在路通到了组,水进了户,新建了文化广场,改造了危旧房,82户贫困户于2018年全部脱贫,取得了整村脱贫历史性变化。五郎铺村支部书记杨正茂说:“现在村党支部带头建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产业,短短两年果树基地就发展到了1100亩,等两年后果树逐步挂果后,乡亲们的钱袋子就更鼓了,奔小康也就是眼前的事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