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原镇“246”工作法推动苹果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彭原镇在按照“北畜”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同时,因地制宜,采用“246”工作法,发展苹果产业,新栽果树1100多亩。
探索两种模式。今年,彭原镇主要在西片的五郎铺村和东片的芦子渠村集中连片栽植果树,五郎铺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借助三变改革,实施流转土地、土地、劳动力、技术入股等方式,利用合作社统一牵头栽植的模式,共新栽果树600多亩。东片的芦子渠村则采用村上主导,提供政策、技术、物资等支持,农户自主栽植的方式,动员100多户群众自主栽植矮化苗木450多亩。
做到四个统一。由村上或合作社主导,统一规划地块,确保连片集中栽植;统一提供苗木,由镇上联系果业局,根据地理条件,选择适合的苗木进行栽植;统一提供物资,联系帮联单位、果业、农技中心等部门积极协调地膜,套袋、防虫设施等物资,确保栽植的成活率;统一技术指导,在开展果树栽植培训班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联系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近年来果树管护好的“土专家、田秀才”共同指导果树的栽植和应注意的事项。
理清六字思路。彭原镇理清了做好果业管理工作“转、产、供、销、存、深”的思路,发展苹果产业。转:转变工作思路,采用新的发展模式,抱团经营、规模发展,提高农户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产:改变重栽轻管的弊端,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到位,提高商品率;供:由村党支部或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避免农户买到不合格的农资或高价农资;销:销售环节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做好市场调研,培养专业的销售队伍,确保生产的苹果能销售出去;存:建立一些气调库,利用节庆或反季销售,确保果农收益;深:建立果品深加工生产线,提高苹果的附加值,更好地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