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后官寨镇:奏响民族团结的“温暖乐章”

  • |
  • |
来源:后官寨镇 作者:杨波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19-01-17 15:42:00 浏览次数:

2018年,后官寨镇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对标找差”,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8042b6e7f93b40d98e22b84acd83b1ce.JPG

各界人士亲如一家

       实施一项民生工程。为彻底解决赵咀村胡洞组20户居民出行困难现状,消除居民住房汛期安全隐患,经镇村组多次商讨,决定实施赵咀村胡洞组道路整治改造项目,对胡洞组居民点道路进行长600米、宽1.5米的护坡改造,采用普通机砖砌墙。该项目8月完成议标,9月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并顺利开工建设,11月底完成施工任务,目前资金已经部分拨付。

       聚焦两大监管主体。一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监管。积极开展对宗教活动场所及其信徒、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统计工作,对辖区2处宗教活动场所、12处民间信仰场所、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进行全面走访调研,建立信息直报点,彻底治理私设临时聚会点、违规组织宗教活动等现象。完成基督教后官寨村北庄组临时活动点报批,于9月份,组织村组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关于设立基督教聚会点的意见建议,最终获与会人员全票通过。同时,与聚会点管委会成员签署了《信徒代表联名承诺书》,承诺该聚会点遵守法律法规,将积极配合西峰教会管理和牧养工作,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清真食品市场监管。加大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清真食品经营户的监管力度,成立联合执法组,对辖区内87家商店门市、14家清真餐饮门店、3家清真食品临时摊点进行了走访排查,与不符合相关规范的店主签订了《整改承诺书》,及时督查整改到位。同时,组织辖区内9家清真食品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统一办理、更换清真食品经营许可牌证,提交相关资料,规范运行台账,有力维护了清真食品市场秩序。

       开展三大主题活动。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利用集贸日及回族群众礼拜日,组织开展民族宗教领域“七五”普法、清真食品“两法一通则六准则”专项宣传活动3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标语20张,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氛围。先后在镇政府、西镇公路主要路段悬挂横幅7条,在后官寨、东坪、赵咀、沟畎、司官寨5个行政村设立宣传牌8面、张贴宣传画15张,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二是开展“集众智破瓶颈·兴产业促三变”主题调研活动。5月份,组织辖区内少数民族代表、党外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及非公经济代表共计16名,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富民产业培育两项内容开展专题调研。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等方式,先后对西峰区登科养殖专业合作社、庆阳市群英香包刺绣公司、沟畎村百亩矮化密植示范园、赵咀村刘兰峁居民点及文化广场等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各项目负责人进行详细交流,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20余条。三是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积极配合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完成了西峰区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中心在赵咀村的创建。依托该培训中心,2年来,累计举办少数民族群众劳务技能培训4期、精准扶贫户技能培训5期,受训少数民族群众、种养大户达800余人次,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助力。

        新办一批惠民实事。把民族宗教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达200余人次。

        形成强大舆论合力。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先后向西峰区人民政府网、印象庆阳网等发布活动动态及信息简讯24篇,联系《陇东报》记者撰写民族团结系列报道2篇,联系西峰区电视台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扶贫产业培育”专题采访2期,全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流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