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我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三变”改革为抓手,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运用“331+”产业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一是通过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以董志镇罗杭村、廖坳村、什社文安村为主的苹果基地,后官寨孔塬村为主的逸珍玫瑰种植基地,以肖金左咀村为主的苗木培育基地,以温泉湫沟村为主的中药材加工基地,以什社贺塬村为主的榛子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二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形成了以后官寨赵咀村、温泉湫沟村为重点的牛、羊养殖基地,以温泉巨塬村为主的羊、鸡养殖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三是全区贫困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庄休闲垂钓中心”、“水上乐园”、“岩洞观光”“农家乐”、“休闲山庄”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肖金左咀村、显胜毛寺村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带动农户150户,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五是依托结对帮扶增收。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空壳村”、“薄弱村”,实施企业强村战略,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村企合作,帮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西峰区现有的15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已全面消除贫困村“空壳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