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乡村行 看振兴】路堡村:“三链融合”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径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燕 赵润 孟飞飞 责任编辑:董晓妮 发布时间:2025-11-28 15:57:00 浏览次数:

西峰区后官寨镇路堡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党建+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构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效益链的“三链融合”机制,系统推进产业优化与村民增收,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路。

08adfbc3f6fb43518be6e06e47274da7.jpg

初冬时节,走进西峰区后官寨镇路堡村的百亩蔬菜示范点,一座座标准化羊肚菌种植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暖意融融,二十多位村民正趁着晴好天气,在整齐的地垄上精心摆放羊肚菌营养袋。这片昔日的“冬闲田”,如今正通过“接茬种、不断档”的耕作模式,焕发出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后官寨镇路堡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金学说:“今年开春,我们把蔬菜基地的土样专门送到四川检测,结果显示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羊肚菌,所以我们今年种植了15亩羊肚菌,希望明年能带来好的收入。”

a5eb8b0b61bc4abeae397cb843258734.jpg

路堡村充分发挥交通与土壤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今年,村集体集中流转126.23亩土地,打造百亩蔬菜示范点,并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三方合作机制,由村委会、农户与甘肃崇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示范基地创新采用“羊肚菌+香菇”与“甘蓝+西蓝花”的多元轮作模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季节规律,实现“一地多种、四季增收”。

这一模式在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示范点已稳定吸纳22名村民务工,农忙时节日用工量超过60人,切实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0f2bb1df2e8429eb1f45315af5249f2.jpg

后官寨镇路堡村村民路丽娟说:“以前我们种一季庄稼,地闲半年,人也闲了半年,收入就那么一点点,现在可不一样了,一年到头地里都有产出,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如今的路堡村,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蔬菜产业目标稳步迈进。通过“三链融合”实践,路堡村不仅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