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学业+素质”护成长 “普惠+公益”解民忧
暑假已至,为解决辖区家庭“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现实问题,西峰区精心策划推出系列特色暑期课程。从益智动脑到动手实践,再到素质拓展,多样化的服务精准对接不同家庭需求,让孩子们假期生活充实多彩。
在兰州路街道育才路社区,一堂生动的“生命守护课”正在进行。红十字会志愿者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互动参与、情景模拟、短片教学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应急救护知识、海姆立克急救法、意外伤害处理、防溺水措施以及正确拨打求救电话的要领。这堂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公益课,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朔州路街道北地东路社区则洋溢着科技与运动的激情。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无人机”空中对抗赛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从了解无人机原理到亲手操控进行攻防较量,新奇的操作方式和激烈的“空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操控台前,一双双小手紧握遥控器,眼神专注,赛场上,无人机灵巧穿梭,引得阵阵欢呼。
“我平时就特别喜欢踢足球,这个暑假我见识到了空中足球的魅力和科技的神奇。”学生刘冰瑶说。
社区与专业机构的“双向奔赴”,为孩子们的暑期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开启了智能学习与运动的新体验。
航宇纵横无人机俱乐部负责人郭蕾表示:“从社区公益课堂到系统课程,我们希望用‘玩中学’的模式,让更多孩子在科技实践中打开视野,爱上探索,让素质拓展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里。”
这些寓教于乐的场景,正是西峰区推动公益暑托服务从基础“看护型”向深度“成长型”华丽蝶变的缩影。在整合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多元力量的同时,各社区创新打造“1+N”课程体系,以“个性化学业辅导”为基础,叠加“德育铸魂、智育启智、素质拓展、美育浸润、非遗传承”等多元模块。通过“课堂+科技+产学研”模式,将学习空间延伸至广阔天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培养学习兴趣,打造全面发展的暑期成长乐园。
学生家长郭建红说:“社区开办的这个公益辅导班确实平衡了我们很多家长上班和孩子的假期时间,在这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能学到新知识,结交新朋友,今年社区还专门排了课程表,有红十字会的专业急救知识讲解、手工制作还有语言课,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医育融合”新模式让家长托育更安心。西峰区妇幼保健院开设“学习力提升训练营”,通过专业认知评估、个性化方案(“一人一方”)、包容性环境营造及精准干预训练,着力改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管理、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等问题,依托医疗专业力量,筑牢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石。
西峰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执业医师王丽利介绍:“我们坚持从‘医’和‘育’双向发力,把门诊的育儿难题变成托育班的实操指导,通过专业评估、精准干预、1对4小组式感统、认知训练,让医疗资源真正‘流动’到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目前,西峰区各暑托班已全面开课。在近一个月的实践中,各社区将持续收集家长和学生反馈,不断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托育服务的温度与品质,切实增进民生“大幸福”。
西峰区兰州路街道育才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马爱玲表示:“社区将会在继续保障普惠公益的前提下,尝试根据孩子兴趣和潜力,提供更丰富的如编程入门、小主持人、科学实验等课程,让辅导班不仅是‘有人管’,更要成为孩子们发掘兴趣、锻炼能力、开阔视野、自信成长的‘加油站’,真正实现从‘看护服务’到‘成长赋能’的转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