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乡村行 看振兴】西峰区:“麦”后接“苏”探索机械化紫苏复种新模式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新艳 责任编辑:董晓妮 发布时间:2025-07-15 14:48:56 浏览次数:

紫苏作为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西峰区农技部门抓住这一机遇,与省农科院合作,首次引进紫苏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率,为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彭原镇李家寺村紫苏试验示范田里,一台牵引式三行微松补水移栽机来回作业,机身过处,一株株紫苏苗被精准栽入翻松的土壤中。

040ca5cc6bed47c482eeead08eec2fd1.jpg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欧巧明介绍:“我们选用早熟新品系列,在9月20日可以成熟,这样的话麦后复种,实现‘一年两熟’。”

机械化种植紫苏速度快,效率高,不仅缩短种植周期,而且精准控制紫苏苗间距和种植深度,保障苗株生长的一致性,实现“提速、提质、降本”三重突破。

6a976573732047aeb71c76de1046ab5a.jpg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欧巧明说:“目前,我们通过机械化已经实现移栽机一天20到30亩,相比较人工,在生产效率上提高5到10倍。一亩地节省200—300元。”

今年,西峰区计划种植紫苏10000亩,其中有3000亩实现机械化作业。

终审:董晓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